作者:王钟的
近日,浙江省永嘉县上塘中学退休教师金某被指曾在公开出版的儿童教育读物《神话故事》及多个儿童教育、作文素材网站如“作文啦”网站上发布涉“黄”民间故事。9月16日,当地教育局工作人员向媒体回应,已就此事同其本人进行沟通,后续会加强监管,同时对儿童读物内容安全方面加强筛查。被卷入此事的吉林摄影出版社此前发表公开声明称,涉事书籍系伪造书号的非法出版物。
一些民间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确实存在少儿不宜的情节,这并不意味着搜集和保存这类民间故事完全没有意义,即便是世界名著如《十日谈》,也存在大量只适合成年人阅读的段落。如果涉事教师仅仅是为了留存民间文化,在适当的场合、有限的范围记录和传播这类涉“黄”民间故事,不让这些故事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湮灭,并非完全不可。
但是,对于面向儿童的教育读物,无疑要更加严谨和克制。儿童处于懵懂的成长期,性意识和性观念并不成熟,过早接触这些大尺度的故事,可能对其成长构成错误的引导。何况,类似涉“黄”民间故事的价值取向早就不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比如《剃黄毛丫头》的情节已涉嫌性侵。儿童缺乏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很可能把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念当成现实的行为遵循。搜集这些民间故事的人是教师,理应编写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教育读物,而不宜将沦为“糟粕”的民间故事编入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对《神话故事》的指控早在十多年前就存在。根据《安徽商报》2006年的报道,当年10月安徽省安庆市新闻出版局执法人员在全市范围内紧急收缴涉“黄”《神话故事》,里面同样录有《剃黄毛丫头》。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本不适合青少年阅读的读物依然广泛传播,甚至借助互联网扩大了影响。如果说作者当初因为时代的局限,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缺乏应有的理解,那么相关传播者难道也一无所知,还是为了流量“装聋作哑”?
很可能存在的情况是,一些网站的运营者缺乏对儿童教育的理解和辨析能力。他们建设这类网站的办法就是抓取和转载内容,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的所谓“儿童教育读物”,甚至根本不会认真阅读。可想而知,这样的教育网站缺乏对内容的基本把关,其传播的内容无疑是粗糙和浅薄的。类似《剃黄毛丫头》的故事混入其中,不是意外,而是必然的事故。
根据报道,记者通过“工信部政务服务平台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和“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均未检索到“作文啦”网站的域名备案记录。这些涉嫌非法运营的网站是如何组织和运营的,主管部门应当严格追查,该取缔的取缔,该惩罚的惩罚,清理整顿互联网上这类挂羊头卖狗肉的“教育网站”。
与此同时,这一事件的发生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群体一个深刻的提醒:互联网包容万象,很多不适合儿童接收的信息,依然有可能在网络上大肆传播,被儿童轻易接触到。不管怎样,在线上教育概念大行其道的当下,加强互联网教育内容的审核与把关势在必行。这不仅需要互联网管理者、平台的有效阻止,也需要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辨别与指导,更需要家长的广泛监督与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孩子接触适合其年龄段的教育读物。
这么做,不是缩小互联网的开放性,也不是一刀切地阻断类似民间故事的记录,而是在根本上为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只有制定了规则,明确了边界,互联网的内容才能百花齐放。至于那些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理应深刻反省,让教育无愧于下一代、无愧于自己的良心。(王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