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马天龙:俯下身子 沉下心来 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2020-05-29 16:29  阅读:5361 

  央视网消息:“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是群众的事都是要紧事。”“每天脑子里都要过一遍,怎么才能带动村里人脱贫致富。”马天龙说,西坪村人均耕地少,靠种土豆、玉米、小麦“老三样”解决温饱。“没有产业支撑,稳定脱贫就难以实现。”县里争取到65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在西坪村建起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家庭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拓宽就地就近增收门路,村不会空,地不会荒,人不会穷。”

  脱贫,面面俱到

  广河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那里山大沟深,受制于自然条件,当地百姓曾经生活困难。过去的广河县西坪村,村民都种植土豆,一年到头收入寥寥,日子过得艰苦。身为西坪村党支部书记,马天龙想:“得把大家组织起来,抱团发展。”

  当地乡亲们有养殖牛羊的传统,这让马天龙意识到当地的饲草资源优势,于是组织村干部和部分农户到外地学习养殖技术,注册成立农民养殖合作社,助推养殖产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

  在村民马么力的家里,牛羊分别圈养在标准化的养殖暖棚中。“每家每户平均至少养殖两三头牛。”马天龙介绍说,“村里采取统一品种、统一采购、统一防疫、统一服务的方式逐步扩大养殖规模。”

  马天龙还积极带领村民“走出去”,他鼓励当地农民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

  针对村里留守妇女多的情况,马天龙多方协调,组建了服装生产扶贫车间,让有困难的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

  目前,扶贫车间有40多名女工。贫困群众在搞好种植、养殖的同时,利用闲暇时间到扶贫车间从事服装加工工作,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2018年,村民马如米来到车间工作,她表示:“好的时候,一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现在,马如米已经成功脱贫。

  小康,自信满满

  马天龙总是对村里的重要数字如数家珍:“村上这几年大力发展饲草和养牛产业,目前有两个专业合作社,牛存栏200多头。到2019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5000元,贫困发生率降到了1.33%,目前还有5户24人未脱贫。除了1户政策兜底外,其他4户都有人在我的工程队务工,他们脱贫不成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动员扶贫车间生产应急口罩,马天龙带领村民闻令即动。

  大年初二,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马天龙组织扶贫车间工人复工,加紧生产应急口罩。10万只口罩,最后“大部分都捐给了医院和卫生所,村子里人自己用的倒不是特别多”。

  受疫情影响,一些群众没有外出务工。马天龙吸纳了50多人到自己的工程队就业。

  今年,马天龙打算带领村民建立电商扶贫点:“厂房已经建起来了,下一步就要想办法把我们的土特产品从网上推销出去!主要吸纳‘三类户’和受疫情影响未外出务工的农户加入,这样群众的脱贫就会更加巩固。”

  让村民能够在村里买到保险、几位大学生的就业……种种琐碎的问题他都挂在心上。

  同时他想得也长远,“脱贫之后还要富裕、小康,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马天龙说。(文/阚纯裕 校对/梁雅琴 图片来自新华社、甘肃日报)

54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