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满足青年的精神需要,一直是文艺创作的重心之一。尤其是信息时代,年轻人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普遍高于其他人群,他们的青春热血、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刷新文艺业态。
新青年、新文艺,以青年为主角、讲述青年成长故事的作品大量涌现,获得了人气和口碑。如去年的票房双雄《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引发观影热潮,成为“现象级”爆款。而这种以年轻人为主要目标受众的文艺创作,或可称之为青年文艺。无疑,青年文艺天赋青春活力,紧追时代浪潮,是文艺发展的先锋和风向标——
从“叛逆”到“传统”,追逐闪光的青春,我们脚步不停
5月4日,一场名为“相信未来”的在线义演火爆全网,近300位“爱豆”为未来歌唱,为信念发声,鼓励复工复产的人们。“如果没有春天在前方,我们怎么熬过冬天?如果不相信未来,我们又怎么走出焦虑的现在?”在白岩松、华少、汪涵三位主持人的“云主持”下,这次义演分四期,在全网几十个平台同步直播。至5月12日,四场演出累计吸引4.4亿人次在线观看,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47.7亿人次,众多关键词冲上热搜。
尽管制作周期短,前期宣传少,一些节目还显粗糙,但这次义演无疑给近几个月来未能获得“投喂”的“饭圈”男孩女孩,上了一桌豪华盛宴:热辣的摇滚、清新的民谣、流行的爆款、高雅的古典、舒缓的古风,令年轻人“上头”的各款音乐,应有尽有。而在所有义演者当中,有一支乐队显得十分特殊,它并不是现实中的乐队,而是银幕上的一个艺术形象,来自2017年上映的电影《缝纫机乐队》。影片中,几个“没出息”的小镇青年组成缝纫机乐队,他们在曾经辉煌、如今已是清冷的摇滚公园,高唱青春之歌《都选C》。现实提出了各种问题,社会经验已经给出答案,但他们却想保持少年的心气,“我要的并不在这里/你给的答案没意义/此刻我怎么可以输给你/所以我每一个都选C/就用最轻轻松松的一笔/毁掉你所有的问题……”
诚然,如歌中所唱,解构、抗争,是所有青春的徽章,也是青年文艺最显性的特质。身处多元价值与多元文化盛行的当代青年,叛逆是他们的天性,更是他们的精神姿态,是宣扬独立、彰显个性的自我追求,“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与《都选C》《燃烧吧 余生》《决不回头》等一众“新势力”同时圈粉的,还有郎朗、李云迪等带来的《黄河颂》《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等,尤其是网红“刘月半”率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全体队员集中亮相,以一曲《我爱你中国》将整场义演推向高潮。疫情期间,比赛停了,但队员们一直在紧张训练,期待重返赛场。尽管他们的歌声并不专业,动作也不齐整,但却成为网民公认的“中国最帅天团”。
其实,叛逆与传统并不矛盾,青年文艺既是先锋文艺的践行者,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铁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依然是当代青年最可贵的品格。揭开青年文艺的“叛逆”标签,多变的外壳之下安放的仍是一颗透明的心:越平凡越想闪光。奋斗,依然是当代青年的主流姿态。就像受到广大青年喜爱的二次元角色,哪吒怒喊“我命由我不由天”,却以死相搏、救下陈塘关百姓;“上天给我们生命,是让我们创造奇迹的”,《大鱼海棠》中椿用自己的一生完成了鲲的度劫。这些都印证着,追求真善美,是我们步履不停的使命,也是青年文艺的心脉。
从“丧”到“治愈”,穿梭次元,在“第二空间”寻获温暖和感动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夕,“新生代潮流标杆”哔哩哔哩网站发起了“读书等身”活动,网友自荐喜爱的书籍,令不少圈外人惊讶的是,一部日本小说居然冲到榜单前列——大宰治《人间失格》,“丧失为人的资格”。这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发表于1948年。描写了主人公叶藏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传达了年轻人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小说发表同年,作者自杀身亡。
透露出颓废、孤独、迷茫等气质的“丧文化”在青年群体中流行并非偶然。《人间失格》发扬了日本文学的物哀风格,刹那间的极致美之后,是永无止境的落寞。彩虹合唱团的人气作品《感觉身体被掏空》传达“不想加班”的底层自嘲,连播四季、热度不减的电视剧《废柴兄弟》,于嬉皮笑骂中呈现普通青年的琐碎日常,莫不异曲同工。
生活重压之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追梦的过程注定艰辛。青年群体挫折不断,透露出集体焦虑,本能地需要一个排遣的出口,自我疗愈。而类似于阿Q式的自我解构、嘲弄,用快乐粉碎挫折,不啻为一个有效的“临时逃避”。于是,他们恋上了“葛优躺”,“人艰不拆”,对事对物越来越“佛系”,拿起“炸鸡”和“肥宅快乐水”,“双手握住简单的快乐”。
但是,“‘丧’不是当代青年的真实状态”。“丧”是网络叙事中的一种常见的表达,是网民共建的一种流行符号,而“情绪化的网络表达不等于实际上的感知行动,间歇性的‘偃旗息鼓’不等于长期的‘一蹶不振’。”“丧”以自嘲减轻受挫感,是一种面对复杂世界的柔性处理方式,在短暂的放纵之后,青年仍在积极探索人生,追寻独立人格与精神层面的成长。
相比“丧”的反向赋能,“治愈系”作品则直击“病灶”。让人们在文艺世界打造的“第二空间”,放松身心,舔舐伤口,抚平伤痛——
5月8日,老牌慢综艺《向往的生活》(第四季)开播,这个被官方打上“治愈”标签的节目,延续了以往的田园风,来到了美丽的彩云之南。人们放慢节奏,拥抱自然,用心感受四季变迁。为每一个生灵取名字,和它们一起撒欢,用心感受每一棵花草,流连每一处风景,认真对待一日三餐,让“吃”成为享受。屋前是一片片良田,种满果蔬,后院的家禽到处溜达,时不时亮一嗓子扰人清梦,引来“邻居”怒目;想喝椰汁了,随手取下拖鞋,朝树上的椰子砸去,几番大战下来,椰子没掉下一个,全屋的拖鞋却密密匝匝地插满了椰子树……一切都是那么简单而美好,“就像水晶球里的童话城堡,有着与世隔绝的美好与纯粹,任何深陷喧嚣、忙碌、紧张生活里的孤独灵魂,都可以在这个城堡里体味到久违的温暖。”
当然,成为青年精神的休憩所的并不只有慢综艺,“治愈系”作品涵盖了文学、音乐、影视、动漫等诸多领域,其题材也很丰富,励志、温情、纯爱、童真、唯美、萌趣……“治愈系”作品“放弃了宏大叙事,淡泊名利,着重在于自身的经历、生活中的感悟,更贴近现实生活,更易引发青年情感的共鸣”,当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还有魔法和神仙帮助,就像“读书等身”推荐书单的榜首《小王子》,被众多文艺青年N刷的《千与千寻》《解忧杂货铺》等,都极大满足了青年对“美好世界”的幻想。
的确,“治愈系”作品,或许并不能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但它给彷徨和迷茫的青年一个温暖的怀抱,让他们平复心情,整装再出发。因为余生漫长,他们还将在路上奔跑,还需要爱和梦的指引。
从全民VIP到长情陪伴,文艺新业态不断涌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艺,新青年,新文艺,新的不仅是内容,还有形式。
近日,@共青团中央和国内最大的漫画平台快看漫画联合制作了一组漫画,回眸百年之前的五四运动先行者,定格热血依旧的当代新青年。极富个性的语言,描绘了历史长河里的青春力量。无独有偶,不久前,该漫画平台还新上线了一部超燃漫画——《逆行》。这是一部根据逆行者真实故事而改编的全手绘、纯网络漫画。甫一上线,便引爆业内,目前只更新4话,“人气值”却已突破1.08亿,收获24万点赞。众多漫迷留言,从未想到会以这样一种方式,感受逆行者“属于他们的赞美和荣耀”。
和绝大多数网络平台一样,该漫画平台是一个会员制平台。普通用户可免费观看部分作品,若想通看全平台漫画,则需要成为VIP会员,有的还需额外付费。青年是新技术的研发者和实践者,时间推移,伴随“倒带”“CD”“MP3”等变成陌生词汇,“点赞”“拍砖”“转发”“弹幕”“打赏”等新词强势崛起。为自己的兴趣买单,成为平台VIP会员,听歌、追剧、看节目,付费参与线上音乐会、提前点播等正成为文艺青年的标配。
此外,“长”与“短”孰高孰低,这是一个伪命题。“长”与“短”是时间容量不同,但无论长短,都赋予时间存在的意义。“短平快”的瞬时性微内容强势占据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让人忍不住一次次滑动手指,在手指滑动的快感中,几小时悄然逝去。而“慢直播”“长镜头”等侧重“深度记录”的节目,兼具陪伴性、自然态等特点,让受众获得情感的交流、共振。“长”与“短”,属不同的传播形式,而形式无高低之分,内容才是最后的王者,有优劣之别,直接决定了一部作品能否深入人心。
…………
回望这个无比艰难的庚子年初,两个热搜词发人深思——“热干面”和“樱花”。一个是果腹之物、关乎生存,一个是审美之物、关乎精神。困境面前,奋斗、追求美好,依然是中国青年最本质的精神面貌。
新青年、新文艺。“谁感受到了青年所发出的热力,倾听到了青年内心的呼喊,谁就能捕捉到时代精神的走向,也就能占据创作的高地和主动。”未来青年文艺还将有怎样的蝶变,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