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草木葱茏的季节,尽管祖祖辈辈看惯了这样的景象,如今江西人却把山林看得更重了——因为这里的好空气已被“明码标价”,每吨能“卖”50元的好价钱。青山不仅有“高颜值”还有“高附加值”,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赣南崇义县麟潭乡独石村村支书黄德顺,是当地好空气的“卖主”之一,他们村被3.4万亩的龙峰林场环抱。靠山吃山,是独石村1600多人的活法,在黄德顺看来,过去只能穷守,既是因为工业落后富不起来,也因保护山林没有直接经济收益。
改变,源于一次尝试。去年,森林覆盖率高达88.3%的崇义县被确定为江西省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地区之一。当地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带着省里的专家进行评估,核算出3.8万余亩山林可用于林业碳汇交易,预计未来10年的固碳量达30万吨。当时,“黄德顺们”还不理解什么是林业碳汇。
为了能让村民们看见收益,更是为了能让“沉睡”的好空气从林间走向市场,江西公共资源交易集团上线江西碳中和平台,挂牌交易赣州崇义等3个经营试点的林业碳汇总量。
根据当前碳汇交易市场行情和减排企业成本,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集团会同环保和林业部门共同议定了每千克0.05元的林业碳汇交易价格,也就是每吨能“卖”50元。这一价格正在被市场接受,今后还会根据供需关系调整。
好空气虽“多”,也不能“贱卖”。实际上,在过去的2年里,老区的好空气已经出现涨价态势。翻阅新华社2年前的报道,当时江西的1吨好空气预估每吨值35元左右;如今,每吨能“卖”50元,而且是实实在在的交易价格。
好空气“涨价”的背后,不仅是交易机制逐渐捋顺,也得益于“降碳、控能、增惠”的理念深入人心,百姓们认为“生态好就是家底足”。
截至目前,江西自愿碳减排市场已完成林业碳汇交易121万宗,交易量近5万吨。交易所得将每隔一段时间反馈给保护山林的人,真正实现让黄德顺这样的保护者受益。
点“碳”成金的故事启示我们:一方面,保护绿水青山除了能带来巨大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也在逐渐显现;另一方面,只要完善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机制,“青山变金山”正成为活生生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