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平安”变“创平安”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柴桑区公安局新塘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纪实
余思颖 叶瑾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谈思宏 张倩
引言
“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59年前,浙江绍兴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为“枫桥经验”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历经59年的沧桑岁月,“枫桥经验”从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发端,跨越时空花开祖国大江南北,在江湖之滨、柴桑古镇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市委书记谢来发指出,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健全智能防控体系,凝聚共建共治合力,努力探索一批经验做法,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九江样板”。
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文斌指出,要认真落实全面建设和谐江西要求,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再创九江辉煌、再现九派荣光”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全市175个派出所围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全面夯实公安基层基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2年4月,柴桑区公安局新塘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新塘派出所位于柴桑区新合镇,管辖新合镇、新塘乡两个乡镇,辖区总面积1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万人,流动人口0.56万人,西北部与瑞昌接壤,301省道贯穿辖区,人口密度集中、流动频繁,治安难题较多、矛盾纠纷明显。
近年来,柴桑区公安局新塘派出所立足基层实际,紧紧围绕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行“一村一辅警”、365调解室、365户籍室、警民连心屋等警务模式,打造具有新塘特色的“365”工作法,即紧盯“三个目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创新“六联举措”,问题联治、矛盾联调、平安联创、警民联防、工作联动、事项联办,推动“五治融合”,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实现了由“保平安”向“创平安”的转变,让“枫桥经验”在新塘派出所不断焕发生机。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严盛平在柴桑区公安局新塘派出所调研时,对新塘派出所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五治融合”发展、提升基层公安派出所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经验做法进行了高度评价。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陈鹏辉多次到新塘派出所调研,对该所的创新做法予以肯定,并要求全市公安机关大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构建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党建引领+队建引路”实现警务工作提档升级
公安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公安民警的政治基因是绝对忠诚。“党建引领是民警传承‘枫桥经验’的源头动力。”新塘派出所所长张强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新塘派出所现有民警11人,其中党员民警9人,是一支由多数党员组成、以青年民(辅)警为主、具有较高学历的充满战斗力的基层所队。
近年来,新塘派出所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以党建带队建”,打牢队伍建设根基;依托“一室一墙一廊”阵地,多形式多渠道全面系统学习,提升了民(辅)警政治能力、政治定力,把“绝对忠诚”的政治标准和实践要求融入血脉、铸入灵魂。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新塘派出所积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头雁效应和党员先锋作用,不断提升队伍凝聚力。在近年抗击疫情、抗洪抢险等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决战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中,“我是党员我先上”已成为新塘所党支部最响亮的口号。党支部书记张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和“全省最美基层民警”荣誉称号,多名民警在各类专项行动中荣立个人三等功、嘉奖等荣誉。新塘派出所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省“十佳派出所”、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问题联治+矛盾联调”将矛盾化解在房前屋后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因为性格、爱好和习惯上的差异,不经意间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近年来,新塘派出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2021年7月,柴桑区新塘乡四华村两户人家因建房宅基地的问题发生矛盾。张强联系柴桑区人民法院沙河法庭庭长调解了多次,两户人家仍未达成一致。“来,我们一起坐下,心平气和地解决这件事。”2022年1月20日,张强第4次来到四华村,在调解的5个多小时时间内,张强始终不厌其烦。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了和解协议书。“哎,其实没多大点事,害得张所反复跑,下回我们一定注意。”事后,两户人家羞愧地说道。
为把矛盾解决在房前屋后,2016年,新塘派出所积极开拓基层治理新模式,整合各类资源,健全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机制,牵头成立了365调解室,即乡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各派基层经验丰富的人员联合办公,公安、司法、乡镇联调联动,一年365天不打烊。365调解室成立以来,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92%,确保了“矛盾不上交”。
“平安联创+警民联防”把平安覆盖到田间地头
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公安机关的神圣职责。面对辖区面积大、流动人口多、治安环境复杂,而警力有限的现实状况,如何破解治安管理难题成了张强反复思考的问题。
“光靠民警管理一个几万人的辖区肯定是不够的,有句老话叫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我们要广泛发动群众,从被动‘保平安’向主动‘创平安’转变。”张强说道。
2019年,依托民力资源,发挥民力、民智的社会治安协同机制——“新塘志警”“新合志警”应运而生。他们大多为集镇沿街店铺的店主、学校的老师、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护校安园”上学放学时候门口执勤、协助疫情防控、春节期间疏导交通、防诈骗宣传等。“以前每逢过年过节,301省道这条通往县城唯一的道路都堵得水泄不通,自从有志警参与协助疏导交通,回家再也不那么堵了,矛盾纠纷也少了。”新塘村村民曹某高兴地说道。
桂敬东是柴桑区新塘乡向阳村村委会副主任,同时也是新塘派出所的辅警。每天上班,他都会习惯性地在村里转转,向村民宣传安全防范知识,传授防扒防骗技巧。“由村副主任兼任‘驻村’辅警,接受村‘两委’和派出所双重领导,可发挥村级辅警人熟、地熟和习俗熟的优势。”张强告诉记者,新塘派出所现有村级辅警19人,除履行纠纷调解等工作职责外,还负责天网警眼维护和重大节假日集中值班备勤等。
此外,新塘派出所还以智慧警务赋能基层治理。辖区内301省道贯穿东西,串连新合、新塘集镇,是群众出行的唯一通道。该所积极探索“交所融合”,形成具有新塘特色的“交所合治”模式,即派出所参与交通拥堵疏导、交通纠纷处理等,凝聚合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畅通。
如今的新合镇、新塘乡形成了“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防、社区有联防”的立体化、智能化治安防控网络。2021年,辖区盗窃案件发案同比下降41%;网络诈骗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3.1%;13个行政村组实现盗窃案件零发案,12个行政村组实现电信诈骗零发案,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工作联动+事项联办”把服务送至群众家门口
“没有张所,我家孙女现在还是‘黑户’,张所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哪。”在新塘乡青山村14组张友琳老人家中,老人边说边抹着眼泪。原来,2005年,老人的儿子因坐牢,儿媳离家出走,留下刚出生5天的孙女小敏和老两口相依为命。为了生活,老两口一直以捡破烂为生,直到小敏12岁时,仍然没有户口。2017年年底,老两口带着小敏回到老家,希望帮小敏办理身份证。可是由于小敏出生时,其父母未婚,无法办理出生证。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张友琳来到新塘派出所,找到张强。了解了具体情况后,张强便开始忙碌起来,跑医院、对周围群众走访调查……一个月后,当拿到小敏的身份证时,张友琳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太谢谢了!我家小敏终于有身份证了!”
一直以来,新塘派出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升公安工作满意度为目标,以解决群众关注的公安工作“难点”和治安“痛点”为突破口,不断创新警务模式。
2013年,新塘派出所作为柴桑区公安改革试点之一,在全区率先建立起“警民连心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警务室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如今,“警民连心屋”已成为新塘乡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治安防控的第一阵地、法律宣传的第一平台、信息采集的第一源头。
展望未来,踌躇满志。站在新起点、启航新征程,新塘派出所将以创建“枫桥式派出所”为契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紧紧筑牢安全防线,积极主动化解辖区居民的矛盾纠纷,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让柴桑古镇真正成为一座平安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