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享艺术 新书推荐
中国美术史
出版社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577页
蝴蝶装
徐建融 著
定价:230元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中国美术史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最能体现民族独特的审美理想和思想观念的美术种类、美术流派、美术家、美术作品和美术理论,加以扼要介绍,以期读者对中国美术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及其文化背景有一个概括了解。
作者简介
徐建融,生于1949年,上海人。著名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书画鉴定家、书画家。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1986年起,参与撰写、编撰国家重点项目十二卷本《中国美术史》。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版)美术学科主编,《大辞海 美术卷》主编,海派书画鉴定委员,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出版有《中国书画》《中国书法》《中国建筑史话》《中国园林史话》《书画鉴定与艺术市场》《毗庐精舍集》《徐建融画集》《语孟艺解》《国学艺术札记》等。多部著述获“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中国优秀辞书奖。
编辑推荐
以时间为经,以门类为纬,明白晓畅地呈现中国美术史的系统世界;
画家写史论史,以画眼为您详解作品细节,导览中国美术史全景;
古画流传至今,辨真伪难,断代亦难。本书作者以几十年的鉴定经验配图近六百幅,文与图互文并置,助您形象理解中国美术史;
全书装帧清雅,版式疏朗,配图高清,用纸精良,采用可平摊的装订方式,是一本有质感的纸书。
后记
本书的撰写,是对我多年来中国美术史教学和研究的一个总结。
中国美术史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是我们伟大民族智慧的形象化结晶。通过对中国美术史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提高审美鉴赏的能力,振奋民族精神,发扬民族传统,为建设新时代的精神文明服务。当然,要在一本书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美术史的全部遗存,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最能体现我们民族独特的审美理想和思想观念的美术种类、美术流派、美术家、美术作品和美术理论,加以扼要的介绍,以求得对中国美术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及其文化背景的一个概括了解——而这,也正是中国美术史教学的要求和目的所在。
人们心目中的历史,总是指事物发展的进程。用物理学的标准语言来说,历史就是以时间为参数的事态或人物的运动和变化,因此,它是个动态系统。而当代法国历史学家,年鉴派的第二代领袖人物F.布鲁戴尔则基于“总体历史观”的理论构想,在其名著《地中海与菲力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中提出了划分历史时期的三个标准:一、缓慢而近乎不动的自然史时间,主要指地理、生态环境的变迁;二、缓慢而有节奏的社会史时间,包括经济、文化等结构性或局势性的变化;三、快速多变的事件史时间,即政治、军事、外交事件的涨落。这就揭示了历史时间的多元性,不同的历史时间有着不同的节奏频率,而远非是单同步的关系。历史时间的多元性,体现了历史运动的复杂性和有机性。基于此,长期以来,我对于中国美术史的教学和研究,一直主张从广阔的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的宏观背景去“以大观小”,使中国美术史的生存活力从对过去、古人的认识进入我们现在的生活兴趣和价值观念之中,也就是赋予中国美术史向当代史转化的生命机制,使中国美术史变为一门实践性的科学。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曾经提出:“美术史的发展是一种永恒的超越,同时又是一种永恒的保持;美术史的目的既时刻存在,又永远无法达到。”(《传统美术史的困境》,《新美术》1987年第二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美术史的道路是漫长的。我愿意以屈原的这两句诗与大家共勉。
徐建融
1991年春节于毗庐精舍
// 内页版式 //
// 实拍书影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