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查实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核实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集中通报了第一批8个典型案例。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是党的一项工作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重点,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决定、决策和重要工作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然而,此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折射出部分地区在环境保护领域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严重问题。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拥有碧蓝如洗、青山绿水、鱼翔浅底的美好家园,是每个民众的梦想,是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莫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为生态保护的“拦路虎”。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清洁空气、干净饮水、芬芳泥土、生态安全的需求等是人的基本需求,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紧绷思想之弦,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全面梳理汇总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情况,聚焦聚力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聚焦发展亟待解决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监管等问题,聚焦长期未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工作干的好不好,人民群众说了算”。黑臭水体治理、环保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重型柴油车和冒黑烟机械治理、建筑施工噪声整治、退城入园、企业提标改造、耕地和建设用地污染治理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完成的标准不是丰富的资料,更不是跳动的数字,而是人民群众的口碑和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实惠。人民群众的感受和评价是最直接、最客观的,在日常生活中就能真正感受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要做到群众不满意不销号,整改不彻底不消号。更要及时跟踪督办,严防虚假整改及问题反弹,坚决遏制“整改不到位”“虚假整改”等现象。
此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为深入了解情况,深入一线、深入现场开展蹲点式调研,真正把群众反映的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痛点难点问题变成自己的“履职清单”,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另外,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核心,刀刃向内,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坚决整治环境保护领域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以及在环境行政执法领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铲除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土壤。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此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反映出部分地区生态保护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唯有在生态保护中践行生态为民的信念,提升生态利民的本领,擦亮生态惠民的成效,才能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