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清华大学与医渡云再度携手启动重要基础研究课题,以期解决智慧医疗产业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难点问题。
当天上午,“起航十四五,助力新基建”医疗人工智能重要课题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智慧自主医疗系统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智慧自主医疗系统联合研究中心”)主办。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主任李清和医渡云创始人、董事长宫如璟等人的见证下,来自清华大学和医渡云的相关技术负责人现场签署并启动了三项重要课题合作,以此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智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研究成果转化与落地,促进医疗产业转型升级。
清华大学范文慧与医渡云闫峻作为双方代表在现场签约
本次医渡云与清华大学相关院系依托智慧自主医疗系统联合研究中心达成了三项重要基础课题合作,即“联邦学习和安全计算性能优化研究”、“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存证溯源共享机制研究”和“基于Agent的疫情传播仿真平台及政策研究”。此次课题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智慧自主医疗系统联合研究中心主任范文慧总体组织开展。课题组成员包括来自清学大学自动化系、计算机系、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的多位专家,以及来自医渡云的多名人工智能专家。
双方负责人与课题组专家合影
课题组专家、医渡云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闫峻表示,医学领域的创新突破需要基础设施来提供保障。未来的医学重大创新突破必定依赖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并且需要与之匹配的数据溯源共享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内的数据资源优势,可以打破临床诊疗方案、创新药品研发等领域诸多可能被“卡脖子”的技术问题。为了更好应对挑战,清华大学与医渡云联合启动了针对“联邦学习和安全计算性能优化研究”和“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存证溯源共享机制研究”课题,以此作为保障创新突破的基础。
除联邦学习和安全计算外,课题组专家均认为,区块链作为多方安全计算技术的监控和认证保护,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技术特性,将进一步增强多方安全计算的安全储存和可溯源性,对于医学临床试验以及真实世界研究都极具价值。“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存证溯源共享机制研究”便是面向医学研究场景,探索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医学数据进行存储、授权、处理和使用,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并确保所有数据加工处理和授权可追溯。
另外,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利用模拟仿真技术对疫情动态跟踪、监控医疗资源、还原传染路径等就尤为重要,这能够带来可持续创新的基础环境保障。
在课题组专家看来,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接下来的疫苗接种等场景化精细化管理方面仍面临新挑战。“基于Agent的疫情传播仿真平台及政策研究”课题则可以探索在疫情能够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根据模拟仿真结果在疫苗接种比例不同的情况下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实现不同场景下的精细化管理,为各领域创新突破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基础公共卫生保障。
对于三项重要课题研究,范文慧认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研究是围绕数据、算法和算力的研究,攻克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不仅能为智慧医疗及医疗人工智能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还有望促进人工智能科研成果转化并真正落地应用。此次双方的携手能够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医疗产业转型升级。
2018年9月16日,在国家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中)等专家的倡导和见证下,智慧自主医疗系统联合研究中心在清华大学正式成立
医渡云创始人、董事长宫如璟表示,医渡云的使命是“使价值导向的精准医疗惠及每一个人”,未来,医渡云将继续利用人工智能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充分挖掘医疗人工智能化应用价值,做足资源、做强研发,以科技向善、智慧向上,助力增进百姓医疗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