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房屋、宽敞的道路、整洁的院落;阡陌纵横的高标准农田、生态富民的构香肉牛产业链、生机勃勃的山林果树……清明时节,沿着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乔乐乡乔乐村走一圈,一幅农业生产忙、农民生活好、农村环境美的乡村振兴图景尽收眼底。
难以想象,这里曾是一个“十三五”省级贫困村。短短6年时间,乔乐村悄然蝶变,于2018年底顺利脱贫摘帽,从乡里“吊车尾”蜕变成“领头羊”,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滋润,稳定脱贫的韧劲不断增加。
贫困户陈凤花(左)正在构香肉牛产业基地锄草。
实打实破题 增收致富靠产业
4月4日,记者和乔乐村第一书记徐桂华来到构香肉牛产业基地的构树林基地,满目苍翠的构树林里,一个身穿红衣的女子正在锄草,嘴里哼着轻快的小曲儿。
“这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凤花,现在她不仅脱贫了,人的精气神也上来了。”徐桂华话音未落,陈凤花笑呵呵地接过话头说:“我家5口人,就我一个劳动力,原来靠几亩薄田为生,实在是吃力。现在我在村里的构香肉牛产业基地上班,每天能赚80元,还在扶贫公益性岗位上负责保洁工作,每月350元,这种好日子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
“不少贫困户和陈凤花一样,在基地工作,成了上班族。”徐桂华介绍,曾几何时,因全村783户农民守着人均不到1.39亩的农田劳作,贫困犹如“病症”缠绕着乔乐村。
近年来,在乡政府的扶持下,村里将扶贫专项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挂点帮扶单位捐赠资金等200余万元托管至专业公司,年产生10%的收益用于生产奖补、环境维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引进华芃农业有限公司,流转350亩土地,打造“构树-牛-蔬菜(荷虾)”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并搞起了光伏扶贫,以产业分红和提供就业岗位的方式,带动乡亲脱贫致富。
“一亩田60元,一只羊50元,一只鸡30元;男性一天100元,女性一天80元。”徐桂华饶有兴致地介绍生产奖补标准和基地务工酬劳:“这样的产业扶贫门槛低、惠及面广又有激励性,实打实破题,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户均年增收2万多元。”
一对一帮扶 自我造血动力足
在全村97名贫困户中,有的是干活的好把式、有的有门小手艺。因人施策,一对一提供个性化帮扶。乔乐村对11名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开展金融扶贫,办理政府贴息小额贷款;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技术培训,并通过帮扶单位——南昌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为他们介绍务工岗位;对懂农活的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与产销对接,支持他们发展特色种养殖。
贫困户熊庆银是个性化帮扶的受益者之一。走进熊庆银家中,只见他一丝不苟地为奉新县赤田镇赤田村农民魏绪银修理电脑。“虽说赤田村距离乔乐乡有七八公里,但老熊手艺好,我家里电器坏了,舍近求远都要来找他。”魏绪银说。
“我肢体残疾二级,不能做体力活。村里看我有小手艺,帮助我在家开了个家电修理店,还帮我介绍客户。我每年光靠这一项就有近2万元的收入,再加上产业分红等,只花了2年就脱贫摘帽了。”熊庆银感慨地说。
贫困户邓方显在如愿学习到檀香制作技术后,被介绍到附近的檀香厂上班,月收入1000多元。“有技术傍身,还怕脱不了贫吗?”邓方显信心满满地说。
心贴心服务 扶志固本谋长远
全村40户贫困户全部摘掉贫困帽后,一个新的问题摆在面前:如何巩固脱贫成果?答案是:继续做优产业扶贫,提升特色产业含金量。
在乔乐村,记者遇到了正在和村干部一起规划绿色产业发展的乔乐乡乡长万彪。万彪介绍,去年底,村里将630亩山林流转给华芃农业有限公司,种植脐橙、杨梅和马家柚等经济作物,打造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扩大大棚蔬菜面积,采取“公司+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由公司提供种苗、技术并包回收,实现三方共同受益;兴建了100多亩的中药材芍药种植基地和菌菇种植基地,开展配方式种植;构香肉牛产业基地在第一轮公司化养殖成功后,采取与贫困户结对子的寄养回购模式,实现肉牛养殖产业化;与江西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流转4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开展水稻规模化种植,除土地租金外,村里和村民可获30%的收益;立足“天蓝、地绿、水清”的自然资源禀赋,开发乡村旅游,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建立稳定长效的巩固脱贫成果机制。
为巩固脱贫成果,乡里派乡武装部长高劲鹏兼任乔乐村村支书,开展心贴心服务,引导村民扶志扶智相结合,把外在推力转换为内在动力。同时,村里开设了“立志爱心超市”,加大引导性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帮助村民掌握致富技能;完善“扶志资金”实施方式,避免出现“贫困懒汉”,兜住返贫底线;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兴建了村阅览室,丰富文化娱乐生活。
“如今,村里有产业,人人有事干,大家越干越有劲!我相信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我们致富奔小康的起点。”徐桂华信心满满地说。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