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训春 杨广富)初春时节,走进九江市柴桑区城门街道金桥村,修葺一新的水泥路在乡间蜿蜒,一个个整齐的大棚排列在田间。处处是景、步步皆画,古韵盎然、生机勃勃。
金桥村有14个村小组,共520户192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72人。该村是九江市柴桑区城门街道有名的“空壳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近年来,城门街道党工委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明确“产业带动就业”的思路,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先行先试,重点打造金桥产业园,推动全村产业融合发展,全力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2020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9.1万元。昔日穷乡僻壤,今日致富样板,金桥村为民架起一座致富金桥。
以产业发展为抓手,提升集体经济
“我今年62岁,患有心脏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我在扶贫产业园里从事管理工作,每月工资2000元,我家已于2018年底脱贫。”贫困户陈是洋高兴地对笔者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城门街道党工委针对金桥村实际情况,鼓励该村依托村级自强互助种养合作社,结合区委“党建1+5”模式,采取“党建+土地合作”的发展模式,通过村党总支引领、集体主抓、企业参与、贫困户入股分红的方式,对土地进行集中利用,发展特色规模种养殖业,共流转513亩土地。在原有的苗木花卉种植基础上,新拓展了特色观光农业、草莓及蔬菜种植、林下土鸡养殖等多种产业,打造出多种产业相结合的集体产业园,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种养、劳作等形式,带动10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不仅促进了集体经济进一步扩大增收,还帮助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为打破金桥村单打独斗抵御风险低、经济效益低的现状,推动产业园集中建设、联动发展。产业园还聘请了专业技术顾问(九江市农科院周庆塀教授),通过定期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学习,让村民了解和掌握草莓、西瓜、辣椒、油菜、土豆、小白菜、西兰花、有机花菜、中药材等种植、生产、经营和销售的相关知识技术,加快培育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从而更好地带动金桥村产业园发展壮大。
金桥村现有1个50KW的村级光伏电站,截至目前,收益达到18.5万元。增加公益岗位,提高贫困户收入,2017年至今共设立贫困户长期性公益岗位16个,聘请贫困户临时务工300多人次,从事卫生保洁、疫情防控、防火宣传、道路管护、村庄环境维护等工作。
为带动农民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金桥村积极同江西益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礼涞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补齐短板,优化结构,让产业扶贫示范园生命力更强,带动群众收益面更广,延长农业产业链,积极壮大乡村旅游,致力拓展乡村旅游带动作用,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以人居环境为抓手,提升治理水平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2015年以来,金桥村先后争取项目资金800余万元,以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已完成新农村点打造13个,实现新农村建设全覆盖为建设目标,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共新修道路硬化9.1公里,实现全村所有自然村庄通水泥路,解决了“行路难”,打机井 6 口,家家户户喝上了干净的水,解决了全村一直以来的吃水难题问题。
以乡风文明为抓手,提升精神风貌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金桥村贯彻扶贫扶志扶智的工作要求,不断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使乡村的精神风貌、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风气都焕然一新,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
大力开展“三讲一评”工作,驻村工作队经常同村委会一道到各家各户宣讲脱贫攻坚政策和帮扶措施,到各家各户讲精准扶贫组织实施和落实情况,每月邀请贫困户们到村会议室集中讲精准扶贫获得感和感党恩,全村还成立了由基层干部、驻村干部、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前辈、乡贤、村民代表及贫困户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对贫困户内生动力、感恩情况、家庭环境卫生、政策知晓度等几个方面每个月进行集中评议,由工作队进行“五星创评”打分,积分还可以到城门街道的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