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调查》的群众路线观点与时代价值
张青
2011年11月16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学员开学典礼上作了《谈谈调查研究》的讲话,讲话中特别提到毛泽东在1930年所进行的寻乌调查。《寻乌调查》写作于1930年5月,当时红军刚刚成立不久,面临国民党的封锁与围剿和粮食、物质与军需的匮乏的窘境,新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更是因土改、阶级斗争而处于不稳定状态。毛泽东率领红四军攻克寻乌后,在时任县委书记古柏的协助下,进行了一个较大规模的调研,开展了为期十多天的实地走访调查,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反馈,进行社会调查,听取各个阶层人员关于寻乌商业状况的讲述,形成了这一群众路线的典范著作。
一、《寻乌调查》所体现的群众路线观点
《寻乌调查》全文8万多字,除序言外,共5章39节,详细讲述了寻乌的政治、交通、商业、旧有土地关系及土地革命斗争等内容。整个调查过程充分体现了群众路线观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典型范本和有益尝试。这些调查成果,在当时红色区域被敌人封锁的情况下,对于活跃红色区域经济,解决红军给养和根据地人民生活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它用事实批驳了当时在党内和红军中的“左”倾思想及“左”倾政策,为制定我党对商业资产阶级和争取贫民群众的政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一是眼睛向下,拜群众为师。为了得到真实一手材料,毛泽东只要知道某人知道某种情况,便以三顾茅庐的诚心去拜访、询问。甚至,他还帮当地农民插秧,在共同劳动中获得真实材料。毛泽东说道:“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就是我可敬爱的先生,我给他们当学生是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的,否则他们就不理我,知而不言,言而不尽。”“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二是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诉求。毛泽东在开展寻乌调查时注重实地考察和亲自做调查,挤进拥挤的街道,下到田间地头,深入到群众中对寻乌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都作了全面而细致的调查,听到很多闻所未闻的知识,是真正的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呼声。通过调查,毛泽东同志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从而深化了各种认识,得到了正确的阶级估量,理清了谁是革命的主力军、谁是革命的同盟者、谁是革命的敌人。
三是为了群众,积极为群众谋利益。《寻乌调查》的内容涉及群众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了群众所受之疾苦,倾听了群众所要之诉求,关注了群众迫切需要改善的利益需要。在寻乌调查中,毛泽东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分析问题,把贫苦群众作为重要的调查对象,对他们各方面的情况调查得非常详细。通过调查,毛泽东发现寻乌有近40%的农民刚打下禾、交过租就没有饭吃,足见封建地租剥削之严重以及农民的生活之艰难。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毛泽东同志得出了提出了“平田主义是最直截了当,最得多数群众拥护的”等论断,解决了贫困农民最渴望的土地问题。同时,也维护了城市中间阶级的根本利益。他指出:小商人、手工业者,他们一般能够参加革命和拥护革命,是革命很好的同盟者, 是革命的动力之一,必须争取和保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是真正的民族资产阶级,但他们具有两面性,因此,对待民族资产阶级必须采取慎重的政策。1941年,毛泽东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写道:“我作了寻乌调查,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不仅要抽多补少,而且要抽肥补瘦,这样才能使富农、中农、贫农、雇农都过活下去。”
二、《寻乌调查》与党的群众路线形成
群众路线就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寻乌调查》是体现群众路线的典范,为群众路线的初步形成奠定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形成的活水源头。毛泽东在开展寻乌调查的过程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践行群众路线的观点,运用群众路线的方法,深入细致的了解了客观事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把人民群众作为革命的依靠力量吸取群众的智慧和革命斗争的经验,独立自主地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在做寻乌调查之前,通过革命经验的积累,群众路线的一些思想就己经形成于毛泽东的脑海中。虽然群众路线的一些思想己经事情地存在,但是还没有形成正式的理论。寻乌调查不仅是先前产生的群众思想的检验和例证,更是促使毛泽东创作《反对本本主义》的关键,《反对本本主义》的问世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的初步形成。
一是为群众路线的形成提供了客观依据。《寻乌调查》记录了详实又具体的例子、数据和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加工,成为有序、有效而详实的材料,取得了关于中国国情的第一手资料。《寻乌调查》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毛泽东同志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分析问题,得出了“旧的社会关系,就是吃人关系”等结论,提出了“平田主义是最直截了当,最得多数群众拥护的”等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农村和城市各阶级的具体状况和基本矛盾,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较好地解决了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土地问题,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提供材料支撑,是为了群众、到群众中去的生动实践。
二是为群众路线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毛泽东强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在实际行动上,毛泽东是这么想的,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率先垂范、亲身实践,到群众中去作社会调查。当时,毛泽东等共产党人虽然已经认识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但是要在农村领导中国革命,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上都还不够完善,任重而道远。这些问题在毛泽东看来,就是要把脚伸到群众中去,通过群众的所言所想来了解和掌握中国的实际情况,从群众的智慧中找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办法,从人民群众中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和方法,找到使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钥匙。毛泽东呼吁一定要下到群众做调查,把群众的智慧作为理论来源放在了正确解决革命问题的关键位置,并将其上升到思想路线的方法论高度。这样的社会调查对指导革命是卓有成效的,以至于在1961年1月和3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反思之前工作中出现的错误时感叹,由于时代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从前在江西那样的调查研究,现在就做的很少了”,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亲自部署。
三是为群众路线的形成提供了价值取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而土地问题又是农民问题的核心,贫农分到土地,就是解决了贫农最渴望最迫切的生存问题。在开展寻乌调查的过程中,毛泽东着重调查了寻乌的旧有土地关系,详细调查了农村人口成分、旧有田地分配、公共地主、个人地主、富农、贫农、山林制度、剥削状况等情况明确了寻乌的土地占有状况,对寻乌的大地主、中地主、小地主、富农等都进行了正确的剖析和较为明确的区分。这对制定和完善土地革命路线具有重要作用。进行土地革命,重新分配土地,就必须打击地主阶级,没收他们的土地,这样贫农才能有的可分贫苦农民只有给他们分配土地,改善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生活状况为他们谋利益,才能调动他们的革命积极性、发动群众,得到他们的拥护并使他们成为革命可以依靠的有生力量。至于富农阶级,毛泽东也不主张过分打击,以免把他们推向敌人的阵营去,而是在抽多补少的基础上抽肥补瘦。这样真心实意地为农民谋利益,极大改善了他们的积极和政治地位,极大提高了他们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必定为革命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价值取向都是为了群众,到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寻乌调查的主要动因和现实目标体现了群众路线的价值取向。
三、从《寻乌调查》看新时代贯彻群众路线、加强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客观真实情况,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工作方法,也是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干部作风、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重要途径。调查研究不是“闭门造车”,唯有从群众中来,才能更好地到群众中去。。
一是以调查研究推动科学决策。做到科学民主决策,就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的重要前提、必经程序,贯穿于决策全过程,就要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要像毛泽东同志那样“甘当小学生”,诚心诚意拜人民为师,真正联系群众,和群众做朋友,接地气、察民情、办实事,使各项决策部署能够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反映民情,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搞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二是以调查研究解决民生急需。我们要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就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就必须了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所思所想和利益诉求,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调查研究正是“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只有深入调查研究,虚心了解群众诉求,向群众学习,吸取群众智,才能准确掌握基层和群众的所需所盼所忧,才能找准民生工作的努力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宄,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三是以调查研究改进干部作风。把改进调查研究作为转变作风的一大抓手,健全党员干部定期下基层调研制度,督促党员干部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掌握民情、纾解民忧,做到既“身入”也“心至”,切忌只走“经典调研线路”,只访“被调研专业户”。尤其要克服形式主义,轻车从简,简化接待,以步代车,迈开两脚下到基层做调查,缩小与群众的心理隔阂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才能广泛的接触群众,听到群众内心的声音,才能吸取群众的经验找到先解决问题好办法,真正把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