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东方时评丨“妈妈不给报班遭女儿逼问”整治浮夸教育广告势在必行

2021-01-29 12:11  阅读:6367 

近日,记者调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教育类广告发现,浮夸、虚假的情景剧式营销数不胜数。高途课堂的一则广告讲述道,一位妈妈不给女儿报辅导班,反遭女儿逼问“人家都是北大清华的毕业的老师带队授课,你为什么不给我报。”(1月28日未来网)

女儿逼问妈妈不给报班,这广告在侮辱谁的智商?正如网友看后的吐槽,“这是什么猎奇心理,高考分数低就骂家长没给报名,为了宣传也不至于带这样的节奏吧。”也难怪有网友表示不敢相信,并发出“这真是给青少年看的广告?”的疑问,这广告确实醉了。看了这广告,好像清北毕业的都去他们那儿当老师了。而且广告中的孩子还那么没礼貌,对家长摔摔打打、质问连连。估计孩子们别的没学会,倒是学会了顶撞父母。

现在的青少年儿童再怎么早熟,也架不住虚假宣传的轮番轰炸。“花49块钱,只需不到一个月,孩子就能掌握数学157种速算方法,59个计算几何应用题……”“现在是开发孩子思维能力的黄金期,错过了就再也没机会了!”“怎么会没用,这个课可是北大名师带队教学。”……不得不说,这种“清北名师+低价速成”的教育类短视频广告标配难免让人蠢蠢欲动。

浮夸的教育广告不光蛊惑着青少年,还把家长裹挟在教育焦虑里。如采访中的家长陆先生所言,“这些华而不实的广告一看就比较虚假,我不会相信,但现在让人焦虑的不是广告本身,而是能否成为环境效应,如果我周边的家长和孩子都相信了,都去参与了,那我就慌了。”而这些教育广告利用的正是家长们的从众心理,迎合家长们急躁的心态,不断放大教育焦虑,进而达到快速选择和付费的目的。套路更深的是,这些辅导班往往会选择超前教育,让家长以为孩子上了辅导班真的有效果。

这些辅导机构,以夸张的广告为手段圈钱,严重背离了教育初衷。夸张的教育广告不问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诉求,日益沦为徒有其表的“花架子”。激进的辅导机构不惜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和速成教育,只为营造有用的假象。它们才不管孩子是否会养成“讨巧”心态,是否会轻视“独立思考”和“努力坚持”的重要性,是否会误导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所以,整治这些浮夸的教育广告势在必行。

整治浮夸的教育广告需立足监督和治理两个方面,从以下三点掐住其命门。一是加快立法,建立切实可行的针对教育类广告管理的专门性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建立机构,在广告监管部门中专门审查教育类广告,从内容和密度上严格把控。三是全网联动,拓宽投诉渠道,及时举报和叫停虚假宣传。

56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