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了解到,德国豪华汽车品牌梅赛德斯-奔驰在本月25日~27日的三天之内,连发了三条召回公告。
三天发布三次汽车召回,这种公布频率在国内汽车市场是极为罕见的。汽车品牌平均一个月发布一次召回已经属于高频,奔驰在临近2月末时一口气召回这么多,怕不是为即将到来的“315”而担心?
究竟奔驰的车型出现了什么问题?引得奔驰如此慎重急于抢在半月后的315来临前全部召回。我们先来看看奔驰发布的三则召回都涉及什么方面?
25日的第一则召回
自2020年3月30日起,召回部分2018年6月2日至2018年10月31日生产的进口C级、E级、G级、CLS级、GLC SUV、AMG GT汽车,共计11166辆。
召回原因:前排座椅安全带锁扣可能不符合要求。正确系紧安全带后系统可能检测出未系,导致中控屏幕上跳出安全带未系的警报,并且在车辆点火后发出蜂鸣报警。
报故障码不是大问题,严重的是如果遭遇事故,前排座椅上电动主动卷收和通过爆炸器卷收的功能可能都无法激活。安全带会失去约束能力,驾驶员的脑袋就会砸在正在起爆的气囊上,正确的“先炸气囊后接脑袋”的过程因为少了安全带约束的时间差,结果不敢想象...
25日的第二则召回
计划自2020年3月27日起,扩大召回2018年5月31日至2019年1月24日生产的部分进口E级两驱汽车,共计1531辆。
召回原因:减振器安全隐患,遭受较大外力时可能出现变形弯曲、衬套脱出甚至断裂。从市场监管总局的官方描述来看,显然这是一项质量缺陷的问题,本质上与断轴同属因质量问题引发的行车安全隐患。
奔驰的补救措施是免费加装前减振器加强组件(改进后下控制臂衬套、减振器弹簧上端垫片、缓冲块及其他加强组件)。
在经历了当年大众速腾断轴打铁片补丁和去年雅阁失速门加金属套筒的“简易处理”后,对于这类加强性补救人们很难真正地放下心来。
27日的一则召回
自2020年3月26日起召回以下车辆,共计9765辆。
(一)2013年6月21日至2016年9月27日生产的进口B级、C级、E级、G级、S级、SL级、CLA级、CLS级、GLA级、M级、GL级、GLE SUV、GLS SUV、SLK级、AMG GT车辆,共计5218辆;
(二)2011年7月1日至2017年2月19日生产的国产C级、E级、GLK级、GLA级、GLC SUV车辆,共计4547辆。
召回原因:通信模块软件问题,激活紧急呼叫系统时,由于车辆定位不准确可能无法将救援引导到车辆上。
最新的这起召回涉及软件层面,在优先级和风险程度上要比前两起直接涉及行车安全的召回要弱很多,主观感觉奔驰是顺手的意思,在前两起召回时顺便把通信模块软件给更新了,毕竟相比硬件软件升级几乎没有成本。
近五年汽车召回次数,奔驰都是第一
奔驰这次在三天之内连发三条召回引起我们的关注,并非是我们针对奔驰品牌,而是最近五年以来,奔驰都是历届召回冠军。
不仅国内汽车市场如此,全球范围内奔驰在召回次数上也都是名列前茅。
即便把高田气囊的召回因素刨除,奔驰其实早在去年的315前就已经深陷“减震器断裂”的风波之中了。
这是一名奔驰E200L车主去年年初时在网上发布的信息,遭遇到的问题和本月25日的召回可以说是一摸一样。
2019年1月爆出奔驰“减震器断裂门”后,我们查到在5月时,奔驰发布了涉及超过57万辆车的召回计划,可与E级、C级的销量相比远远不够看,于是就出现了近日的第二阶段扩大召回。
虽然不少人非常怀疑奔驰那如塑料玩具一样的加强件不靠谱,但目前我们暂时还未收到有车主爆料召回后仍出现减震器断裂的案例。如果有,还请广大车友踊跃提供~
2020年315将至,着急的可不止奔驰一家
自从2013年的315晚会开始,我们经常能在每年的这一天看到某款品牌的车型荣登大舞台。
2013年的“生锈之王”——江淮同悦
2013年的“死亡闪烁”——大众DSG变速箱
2015年的“倒档失灵”——路虎变速箱
2018年的“引擎进水”——大众途锐
作为车企,自己的负面被毫无遮掩地暴露在聚光灯下,除非是脸皮极厚者,否则何止是颜面扫地呀。
于是,从今年1月开始由保时捷911领头,各家车企都争先恐后地发布召回令,即便正式实施的日子还远,也不能落下不作为,无视消费者的话柄。
近些年汽车召回变得越来越频繁,很多车主心里生出疑问,汽车召回究竟是好是坏?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
有人觉得汽车召回不可怕,最怕的是不召回,这是厂家重视和良心的体现,是一件好事;
而另一些人却认为目前很多汽车召回的项目都是涉及基本安全的,比如悬挂、减震器和气囊等,这是汽车在设计和生产时就应该避免掉的,召回的增多暴露出的是品控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