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一场新冠病毒带来的疫情,从年初到年尾,一直没有停止。
2020年,注定是格外漫长、沉重的一年。
有的人感叹,终于熬过了这一年。
有的人感慨,真想时间定格在这一年的某一天。
这一年,多少赣鄱儿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他们,用生命把名字镌刻在2020的标尺之上,书写这个时代。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请跟随大江哥一起
追忆这些在2020年先后离开我们的人
一月
“ 抗疫老兵”蒋金波
大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原副科长、主管医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蒋金波主动请缨冲锋在前
连续奋战在基层防控一线
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死
于1月28日不幸去世,时年58岁
蒋金波(左一)准备出发前往隔离病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我们的辛苦,如果能换来全县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一切都值得。
——蒋金波
蒋金波是我省第一个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殉职的医师
他生前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
勤勤恳恳,默默奉献
忠诚履行了一个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
在疾控工作岗位上贡献了全部的力量
二月
“双线作战”彭午林
吉水县扶贫办干部
他是抗疫战士
更是扶贫干部
双线作战,任劳任怨
抗“疫”一线的彭午林
一边投身防疫工作,一边开展扶贫工作,
最终积劳成疾,于2月20日突发脑溢血,
经抢救无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年轻的生命定格在46岁。
希望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结束、吉水县脱贫摘帽后,能够有时间多陪陪家人、照顾家庭。
——彭午林
青山埋忠骨,绿水祭英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即将达成之际,
彭午林离开了他心爱的事业,
但他与时间赛跑的态度,
如老黄牛般忠厚勤恳的精神,
诠释了简单中的丰富、平凡中的伟大,
更用职责和使命谱写了一曲扶贫干部的生命绝唱。
三月
“拼命三郎 ”刘稳
南昌市公安局红谷滩分局沙井派出所所长
3月9日17时40分,
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24天后,
刘稳因突发肺栓塞导致呼吸衰竭,
抢救无效,生命定格在43岁。
刘稳生前工作照
“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他对妻子罗燕的承诺言犹在耳。身为堂堂七尺男儿却失言了,但这背后,却是一名拥有22年党龄的老公安民警对十几万辖区百姓无声的守诺。
这个时候,我们人民警察绝对不能后退。
——刘稳
这位冲在抗疫一线的拼命三郎,
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一名人民警察的担当。
多想留住你,
让辖区更“稳”的铁汉所长。
四月
“傻子理事长”徐春华
金溪县秀谷镇徐坊村新农村建设理事长
4月7日,
徐春华因病在家中逝世,
享年62岁
2006年,徐坊村召开村民大会,一致推选徐春华担任徐坊村新农村建设理事长。上任后,徐春华用行动诠释“一诺千金”,他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带领全体村民从改水、改路、改电、建厕、拆旧建新开始,一砖一瓦建设美丽新家园,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时刻想着为民多奉献,为党多添彩。
——徐春华
徐春华十六年如一日,用自己的执著践行着初心,带领全体村民奋力拼搏,把一个贫困落后的徐坊村建设成为“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人们背后都称他为“傻子理事长”。
村庄变美了,
而徐春华却多次因劳累过度
晕倒在工地上。
2018年初,
积劳成疾的徐春华被确诊身患肺癌。
尽管被病痛折磨,
徐春华仍然一如既往地致力建设家乡,
直至耗尽了所有的精力。
徐春华走了,
身后留下了累累秋实……
五月
“铁面法官 ”胡国运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二级高级法官
5月6日,胡国运在办公室突发疾病,
55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
他的手边,
还摊着即将开庭案件的案卷。
春蚕丝尽,红烛泪干。胡国运33年司法生涯,25年坚守审判一线,办案逾千件,无一错案。
宁愿得罪人,也不能得罪法律。
——胡国运
胡国运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多年,所办案件涉及金融、房地产等,往往法律关系复杂、标的额动辄以亿计算。因屡次将前来打招呼、说情之人拒之门外,胡国运被一些人嘲讽为“油盐不进”;而得到他公正判决的当事人,却称赞他为“铁面法官”。
人社部、最高法追授胡国运同志“全国模范法官”称号;江西省委追授胡国运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以负责的心,做好分内的事;
以不变的心,坚持自己的理念。”
他的微信签名处,
这条处世理念仍静静躺在主人的个人页面,
永远不会变……
六月
赣剧第一名旦潘凤霞
赣剧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6月14日,
潘凤霞先生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享年87岁。
潘凤霞出身赣剧世家,三代从艺,十岁登台表演。1953年调入江西省赣剧团,后上演由石凌鹤、聿人改编的赣剧乱弹《梁祝姻缘》,潘凤霞扮演祝英台,演出受到南昌市民的热烈欢迎,连演数十场,场场爆满。一曲南词“耳听得更鼓来山外”更是家喻户晓,争相传唱。
潘凤霞饰演祝英台
潘凤霞饰演杜丽娘
潘凤霞后来演出了大型新派赣剧《珍珠记》《西厢记》《还魂记》《西域行》,塑造了不少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潘凤霞所在的赣剧团表演了一折《游园惊梦》,毛主席曾亲笔为潘凤霞题词“美秀娇甜”。
赣剧比我的命还重要。
——潘凤霞
潘凤霞和亦师亦侣的爱人童庆礽以及众多赣剧艺术家一道,用心血浇灌着赣剧之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剧代表性传承人、“潘派”赣剧的创始人,把自己的艺术和信念传承下去,是潘凤霞最大的心愿。
五个字可以看出潘凤霞在赣剧中的地位:
江西梅兰芳
论对艺术的执着,
她把戏剧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希望前辈们用生命守护的艺术,
在我们手中传承下去。
七月
“ 蓝色火焰”张五洲、徐济鑫
张五洲
南昌市湾里消防救援大队
梅岭消防站专职消防队副班长
徐济鑫
南昌市湾里消防救援大队
梅岭消防站专职消防队队员
7月7日深夜
南昌市湾里管理局境内遭遇特大暴雨
为转移暴雨中被困的群众,
张五洲、徐济鑫被突发山洪卷走,
因公牺牲。
在危险时刻,
他们留给被困人员的话是:先救你。
左为张五洲,右为徐济鑫
牺牲的两位消防员,一位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一位年仅21岁,两个人参加灭火及各种救援战斗都在150起以上。
和平年代
也总有一群人在默默守护你我
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
他们总是第一个站出来
逆行向前冲锋
致敬英雄,一路走好!
九月
800公里“逆行”抗疫吕孝阳
宜春市公安局袁州分局民警
疫情在前,警察不退。
夜行八百公里,返回抗疫一线!
9月21日,吕孝阳
因突发心脏疾病
不幸离世
年仅38岁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至,1月25日,公安启动战时机制,接到局里取消休假、返岗抗疫的指令后,吕孝阳匆匆扒了几口饭便与刚团聚30个小时的父母告别。
今年大年初一,他曾“逆行”800公里,从河南赶到江西抗疫一线,在工作岗位上持续奋战。
他的办公桌上,一半是案卷,一半是药物。
似乎映照了吕孝阳这几年的状态:以用心工作,来对抗病魔。
从全力抗击疫情到助力复产复工,从打击违法犯罪到调解邻里纠纷,吕孝阳在工作岗位上持续奋战,直到时间定格在9月21日,吕孝阳永远离开了……
夜行800公里抗疫,
春节返岗与双亲一别,
没想到竟成永别,
人民的好战士,
我们永远铭记!
十一月
“飞将军”杨思禄
于都籍开国少将、
原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原顾问
11月18日 上午 ,
杨思禄同志在北京逝世,
享年104岁
世界上还没有33岁才开始学飞行的人,
但是红军不怕“登天”难!
这,就是第一代空军老兵的壮志豪情。
身着红军军装的杨思禄
杨思禄,江西于都人,1916年出生,1933年入党,同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后参加了长征。长征中在红二师工作,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1951年夏天,杨思禄驾驶雅格-18型飞机,第一次放单飞的情景
放牛娃出身、从未上过一天学的他,参与了新中国人民空军的组建,不但亲手放飞一批批雏鹰,还是老红军中为数不多的能开超音速战斗机的飞行员。
向这位少年时期从于都河畔出发,
经历南征北战,
立下赫赫战功的开国将军 致敬!
毕生何奋勇,
后世永不忘!
新四军老战士杜宏鉴
吉水籍老红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原副部长
11月23日下午,
杜宏鉴在九江逝世,
享年106岁
就如他的名字一样,一个赤子的拳拳初心,殷殷可“鉴”。
杜宏鉴14岁参加革命,19岁踏上长征路,曾嚼着辣椒和皮带翻过玉龙雪山。从红六军团到三五九旅,从抗战到南下,从西北野战军到新疆建设兵团,部队到哪他战斗到哪,党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我们军队的装备越来越现代精良,军事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我除了高兴,还满怀信心。
——杜宏鉴
百余年的岁月里
他历经过炮火、苦难的洗礼
写满了故事和传奇
如今告别人间
留下的长征精神
将激励我们继续奋斗
捐资助学王振美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
萍乡市莲花县六市乡太沙村村民
11月25日,
王振美在家中逝世,
享年95岁
54年来,王振美崇德行善,爱心助学,扶贫济困,反哺乡梓。耄耋之年毅然捐出50万元成立“振美教育基金”,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和教育事业。
王振美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群众,赢得了社会认可。2018年他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荣登“中国好人榜”;2019年9月,王振美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我的命是党和政府救回来的,是乡亲们救回来的,我只想报恩,尽自己最大努力回报家乡,回报社会。
——王振美
历尽世间沧桑变迁的王振美,
将人生全部的体验
归结为鞠躬尽瘁为人民的理想信念,
并深植内心,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成为他一生的不懈追求和奋斗前行的不竭动力。
人生处处是告别。
不平凡的2020年,有太多的离开与不舍,有太多的失落与忧伤,有太多的眼泪与真情。
我们失去了抗疫战士,失去了保家卫国的英雄,也失去了很多可敬可爱的人;
2020年也是见证温暖的一年,我们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团结,医生、护士以及广大的民众都在努力着;
2020年也是展示新力量的一年,薪火传承,继往开来,新的一年里,我们一起加油。
仅以此文缅怀那些逝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