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早安】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
一个人最狠的报复(深度好文)来自有书00:0012:44
文 | 有书琳琳柒 · 主播 | 阿成
有书君说
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
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
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
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
他便是“连横策略”的发明者,以“横”破“纵”,游说六国入秦的谋划者——张仪。
张仪虽不像武将般可以攻城略地,开疆拓土,却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口才,撬动诸侯各国,搅动天下风云。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张仪连横破纵的故事。
张仪出生魏国,虽是贵族之后,但他父亲因连坐被杀,家中早已衰败不堪。
年少时的张仪与苏秦一起师从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
学成下山后,二人便各谋出路,分道扬镳。
张仪深知自己魏国人的身份,便想着回母国效力,然后靠自己的口才学识,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可是魏王却丝毫没有把张仪放在心上,不但没有给予他丝毫的尊重,还挑起了他与孟子的论战。
张仪虽巧舌如簧、词锋犀利,可在孟子面前依旧没有讨得好处。
而魏王却以此为由,将他赶出魏国,断绝了他报效祖国的心思。
这一刻,张仪终于明白,若想做出成绩,首先要得到君王的认可,若无法打动君王,自己纵有千般手段,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之后的日子里,张仪开启了他的游说之路。
一日,张仪到达楚国,楚国国相要求张仪与自己喝酒。
吃饭间,楚相发现自己价值连城的玉璧丢了,众人当时面面相觑。
席间皆是相识之人,只有张仪是外人,一时间,众人都怀疑是张仪偷了玉璧。
而他们怀疑的理由很简单:“仪贫无行”,意思就是张仪又穷又品行卑劣。
于是,大家把张仪拘捕起来,拷打了几百下,可张仪依旧不承认自己偷了东西。
众人见张仪始终没有承认,便释放了他。
回到家中,张仪妻子见他如此狼狈,颇为心疼道:
“你若不读书游说,又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屈辱呢?”
张仪却没有丝毫在意,反而问妻子:
“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他的妻子笑道:“舌头当然还在。”
张仪意味深长道:“只要舌头在,这就足够了。”
张仪知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的道理,身体受罚无关紧要,只要自己的根本还在,便不担心自己的前途未来。
就在这时,有人告诉张仪,你的同窗好友苏秦在赵国如鱼得水,你前去投奔他,何愁没有一官半职。
一语点醒梦中人,张仪满怀憧憬地奔往赵国,期待着可以和苏秦携手,一同争霸天下。
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期待都会化为泡影,自己的尊严也会变得不值一提。
(豆瓣《大秦帝国之纵横》剧照:张仪)
苏秦如今是赵王身边的红人,无论是向赵王引荐张仪,还是直接安排张仪职位,都是举手之劳,可他却选择了视而不见,冷落起了张仪。
一连数日,张仪都被晾在一边,而且提供的饭食住宿,也都是下人的标准。
若换成其他人,早已不受这种屈辱,拂袖而去。
可张仪心中仍有对苏秦的一丝期盼,他深知苏秦并非势利之人,这一切也许只是一场误会。
可实际上,张仪的一切动向,苏秦都心知肚明,他就是要在张仪耐心消失的最后一刻,再去见他。
果然,在张仪失去希望,决定离去的前一刻,苏秦召见了他。
面对众人,苏秦开始对张仪冷嘲热讽,他要将张仪的尊严彻底践踏到尘埃里。
张仪瞬间懵了,面对别人的鄙夷挖苦,自己从来都是一笑置之,可如今面对自己同窗好友的当面羞辱,他恨不得将对方撕碎。
这一次,张仪心中的胜负欲,彻底被苏秦点燃了。
张仪决定前往秦国,然后凭借秦国的实力,战胜赵国,战胜苏秦,一雪今日之耻。
路上,张仪遇到一客商,两人谈话甚是投缘,于是客商决定资助张仪去往秦国。
在秦国,张仪顺利见到了秦惠文王,并为他分析了天下大势。
诸侯用“合纵之法”对抗秦国,若秦国不想被其遏制,便要采取行动,破坏其诸国联盟。
张仪的主张与秦惠文王不谋而合,于是秦惠文王拜张仪为客卿,并委以重任。
而这时,那个帮助张仪的人却要离开,并说出了苏秦羞辱他的真相。
当时苏秦准备正与其他五国行合纵之策,以掣肘秦国,可又担心秦国攻打赵国,破坏盟约,便想派人入秦,维护自己的成果。
思前想后,苏秦发现张仪是最合适人选。
但是苏秦也知道张仪的缺点,张仪太穷了。苏秦害怕告诉张仪自己的想法后,张仪会因为小利而不用心帮自己。
于是,苏秦选择羞辱激怒他。
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
唯有屈辱感,才能激发张仪的得胜心,才能让他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本领。
而苏秦选择此时说出真相,一是要让张仪感恩自己,这样张仪便不会让秦国轻易攻打齐国;其次,苏秦想要张仪配合,下一场“合纵连横”的大棋。
这是个双赢的策略,苏秦利用张仪实现利益最大化,而张仪也可以利用苏秦的“合纵”,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此时,张仪才恍然大悟,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苏秦的谋划之下,对于苏秦的计谋,张仪不得不服。
然而苏秦终归还是想错了,人的胜负心一旦打开,又岂能轻易关上。
虽然这一场张仪输了,可他却有了新的期盼,他在天下这盘棋中,想要凭借谋略学识,扳回一城。
(豆瓣《大秦帝国之纵横》剧照:张仪)
面对天下局势,张仪深知“合纵连横”策略的优势弊端。
所谓“合纵”,是指南北纵列几个国家联合起来,一共对付强国,它的目的是联合小国对抗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
而“连横策略”,便是强国拉拢弱国,以攻击其他弱国,从而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
张仪如今要做的,便是拉拢各国,破坏六国联盟,然后再各个击破。
对秦国威胁最大的是齐楚联盟,可阻挡秦国东出的,却是韩魏两国(大家可以看上图)韩魏两国离秦最近。
张仪首先选择了魏国,为了让魏国率先背叛合纵,尊奉秦国,张仪选择前往魏国为相。
然而,魏国对张仪始终不放心,不愿听从他的意见。
于是,张仪只能改变策略,让秦国展现武力,对魏国大兵压境。
魏王惊恐不已,不得不退出合纵盟约,臣事秦国。
虽然魏国投靠秦国,可其他诸侯却没有丝毫动静。
因为齐楚联盟是这个策略的核心,只有分化瓦解了他们,其他诸侯才会选择与秦结盟。
于是,张仪准备拿楚国开刀,以利引诱楚,背叛盟约。
所谓愚者易蔽,贪者易诱。
张仪告诉楚怀王,秦国想要与楚国交好,但楚国要先与齐国断交。
只要楚国同意,秦国便可以和楚国成为兄弟之邦,甚至愿意把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献给楚国,以示诚意。
楚怀王听了张仪的话,高兴不已。
楚国惦记这块土地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是楚国的发家之地,若能拿回此地,楚怀王什么理由都会答应。
纵使楚国大臣们反对,但商於之地的诱惑太大了,大到让楚怀王不计后果,只图眼前。
于是,楚国一面与齐绝交,一面派人跟着张仪去接收领土。
可实际上,这只是楚怀王的一厢情愿,张仪只是用此地哄骗他,齐楚联盟一破裂,张仪便说交付的领土是六里,而不是六百里。
楚怀王大怒,遂派兵十万攻打秦国,可他没想到,秦国与齐国早已结盟,两国夹击,楚国只能败亡。
楚国不但没有要到商於六百里土地,还丢掉了汉中六百里的土地,最后无奈,只能投降秦国。
而这时,六国已有三国与秦结盟,张仪便趁热打铁,前往韩、赵、燕国,利用各自的纠纷矛盾和利益纠葛,挑拨离间,或拉拢或威胁,说服各国诸侯“连横”亲秦。
至此,六国联盟拆散,苏秦的“合纵”之术彻底失败。
(豆瓣《大秦帝国之纵横》剧照:楚怀王)
其实,苏秦的“合纵”之术,从一开始就有很大的漏洞。
各国都是基于秦国的压力,而联合在一起,表面上目标一致,可实际上却是各怀心思、尔虞我诈。
当大家都只想着合作抗秦的好处,算计自己的利益时,心便不在一起了。
而张仪的“连横”之策,就是针对各国而来,以利诱之。
所谓鱼悬甘饵,鸟死食间,利益永远比盟约靠谱,实力永远比运气重要。
张仪的“连横”策略一出,对各国的诱惑一摆,无论事成与不成,都会让合纵方相互猜忌。
最后,张仪便可各个击破,合纵计划也只能失败。
世人皆说张仪狡诈,因为他在游说诸侯时为达成目的,不择手段,但张仪的功业却完全在苏秦之上,这是公认的事实。
三流谋士机警巧辩;二流谋士趋利避害;而一流谋士掌控人心。
张仪看似披着三流谋士的外衣,可所行之事却从来都是一流。
张仪两为秦相,前后共11年,拔三川,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将秦国国力又提升一个层次。
彼时的秦国,已成一飞冲天之势,面对其他六国的应对,“连横之策”的作用也在逐渐消退。
秦国唯有找到新的外交策略,才能在更为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更近一步。
那么这个新的外交策略又是什么,请听明天的讲解......
- END -
收录于话题 #《二十四史合集(1)》244个下一篇物极必反(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