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因而,必须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
用好“导航仪”,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高校工作统领位置。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和民族振兴发展、事关“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多元思想文化交融交锋对高校政治建设提出严峻考验。因此,高校必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统领位置,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切实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引领。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高校要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目标导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学生头脑,用政治信仰筑牢青年学生的精神信念,引导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切实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把好“方向盘”,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到高校工作全过程全方位。世界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也不例外。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涵盖了学校党委、院(系)党委和基层党支部三个层面。对于学校党委来说,就是把中央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全过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着力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把好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的审批关,把好学校新媒体及各类出版物的政治关,把好校园文化活动关,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对于院(系)级党委来说,就是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优化院(系)运行机制,落实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提升师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促进院(系)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对于基层党支部来说,就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发挥政治引领、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团结凝聚师生、促进学校中心工作等方面的主体作用,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引导力,为教师教书育人保驾,为学生成长成才护航。学校各级党组织把关定向,始终把政治建设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到治理体系各环节、贯穿到改革发展全方位,融入到制度安排中、融入到方案设计中、融入到师生行动中。
系好“安全带”,始终涵养风清气正的高校政治生态。从中央巡视组对中管高校巡视反馈情况来看,在高校政治生态领域还存在着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肃、师德师风教育不够深入等情况。因此,必须把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作为高校基础性工作。一是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要强化党组织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组织生活的各项原则,严格“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创新活动形式,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和党组织的战斗力。二是弘扬积极向上的政治文化。通过完善制度规定,深化价值引领,既要紧紧抓住高校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也要引领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氛围。三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让纪律建设为政治建设服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目标考核。扎紧制度的笼子,充分发挥上级巡视、校内巡察利剑作用,始终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正确、政治能力过硬。
(作者单位分别为河海大学、南京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