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9例(广东4例,北京1例,天津1例,上海1例,福建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2例(均在上海);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31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98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378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486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1月2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15例(其中重症病例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1493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6442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7672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1231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0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7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357例(境外输入353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6291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5628例(出院5259例,死亡108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617例(出院548例,死亡7例)。
3天5例本地病例
上海最新通报新增2例
11月20日,上海新增2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11月21日,上海新增1例本地确诊病例,系11月20日确诊病例同事;
11月22日,上海又新增2例本地病例,均系此前确诊病例的密接者。
据上海市卫健部门最新消息,11月22日上午,浦东新区卫健委在对此前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排查中发现2例新冠肺炎可疑病例。
病例曹某某,男,46岁,系11月20日确诊病例吴某某在浦东机场西区货运站同事。病例张某某,女,30岁,系11月21日确诊病例王某妻子。今天下午,经市、区疾控中心对上述2人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均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经对确诊病例王某夫妇和曹某某14天内活动轨迹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曾去过新生小区、顺和路126弄小区、高科东路阳光天地购物中心、晨阳路肯德基、孙桥菜市场等场所。上述相关场所均已落实终末消毒。
目前,已初步排查到上述2名病例密切接触者52人,正在落实集中隔离和采样检测。
市、区相关部门立即行动,已组成联合流调专家队伍,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追踪排查相关人员,对相关人员和环境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
浦东一小区被列为中风险地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连夜组织集体核酸检测
11月22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组织所有相关人员进行集体核酸检测,各货运站及货运区域所有人员连夜参与。专业检测人员在浦东机场P4长时停车场2层,设置了临时检测区域,现场对人员进行有序采样。
11月20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
11月21日,四川疾控官方微信发布提醒:
1.与本次上海本土新冠肺炎病人行动轨迹有交集的入(返)川人员,特别是11月6日以来到过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明天华城小区及附近的人员,应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备相关情况,主动配合当地采取相关防控措施,接受社区健康管理。
2.从上海中高风险地区乘坐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入(返)川时,要主动配合健康码查验,返回后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备,不参加集体性活动,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并如实报告相关旅居史和接触史。
3.如无必须,近期最好不前往上海划定的中高风险地区,包括浦东新区周浦镇明天华城小区和11月9日已经划分为中风险地区的浦东新区祝桥镇,必须要前往的,请提前了解当地防控要求并做好个人防护,从上述地区返川后,应主动配合我省采取的相关防控措施。
4.全省各医疗机构和发热门诊在接诊时,询问有无上述风险地区旅居史或人员接触史。
凡14天内(即11月6日-20日)有天津市东疆港区瞰海轩小区旅居史人员应主动申报和排查。
现居住我省且有天津市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特别是与天津市感染者行程轨迹有交集的人员,以及11月6日以来到过天津市滨海新区杨北物流园、东疆港区瞰海轩小区、天津泰达医院、童心小耶鲁科技大学幼儿园的市民,请主动拨打各市县指挥部咨询热线,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备相关情况,市县统一安排开展核酸检测,费用由市县负责,并按相关防控措施执行。
公众要关注天津市发布的感染者行动轨迹。市民非必须不前往天津市滨海新区、东疆港区,如必须前往,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从天津市风险地区返琼后,按照我省相关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控工作。
张文宏:我们没有理由控制不住这轮冬季的疫情
对于近日上海、天津、内蒙古等多地出现本土病例的情况,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11月22日下午发布微博表示,冬季来临,全国多地发生散发疫情,引发全国对于冬季暴发疫情的恐惧,并且对各地抗疫策略的差异性也多有热议。
张文宏表示,其实中国各地对于疫情的防控都非常到位。从防控效果来看目前的疫情都在可控范围,并未有连续性的社区二代病例发生。
当前全球疫情防控进入深水区,疫情失控风险与疫苗协助疫情控制的希望并存。特别在疫苗呼之欲出之时,我们对于常态化下的抗疫有了更多的理解。未来防疫挑战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可能会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那么我们一定需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寻求最具成本效益比的抗疫策略。今天我们防疫策略的探索越多,未来我们全面控制疫情并且维持社会生产生活常态化的把握就越大。
未来全国还会有散发病例发生,但无论是何种抗疫策略,只要能够跑赢病毒,我们就能在病毒蔓延的今天,过上最接近正常的生活。
广大民众是防疫部队的亲密战友,通过遵从口罩洗手保持距离三原则,就可以阻止病毒扩散,减缓传播速度。防疫部队筛查追踪如果更快一些,未来还有即将加入战斗的新冠疫苗,我们没有理由控制不住这轮冬季的疫情。
对于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对于未来我们不能放松警惕!
重!磅!推!荐!
中国科技工作者之家
(ID:SciMallAPP)
为全国9100万科技工作者打造
▼
专注科技人才知识
分享与社交服务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