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 00:17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北京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全市部署院感防控工作,严查定点医院CT检查室共用等问题
北京1.1万所医疗机构自检防院内感染
严查定点医院CT检查室是否存在共用等问题;北京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核酸检测曾三次呈阴性
昨日,北京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70场新闻发布会。新京报记者 李凯祥 摄
北京市19日新增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与其同航班的密切接触者29人,目前没有身体异常报告。另外,针对近日青岛、广州出现的院内感染和隔离点工作人员感染的情况,10月20日起,北京市1.1万所医疗机构开展内部全面自检,查找患者就诊等流程隐患弱项和漏洞并加以整改,严查定点医院中CT、X光、B超和核磁共振检查室等是否存在共用等问题。
新京报讯 昨日下午,北京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70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10月19日0时至24时,本市新增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严防第三国人员中转入境进京
据央视新闻、人民网消息,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在会上表示,当前全球第二波疫情反弹势头明显,外防输入是重中之重。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防控形势更加严峻。要把疫情防控这根弦绷得紧紧的,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
他表示,要密切关注重点地区疫情走势,对中高风险地区进京人员迅速排查、加强管控,落实核酸检测、医学观察等措施。
继续做好直航北京国际航班的管控,严格防疫措施和闭环管理。严防第三国人员中转入境进京。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严格口岸查控措施,督促承运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做好从业人员防护和运输装备、外包装消毒。
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都应具备检测能力。推动公共检测实验室建设,加强检测新技术研发,发挥第三方检测机构作用,同步做好采样和检测人员梯队建设、物资储备等工作。
新增病例核酸检测曾三次呈阴性
庞星火介绍,新增病例女性,27岁,新疆籍,在约旦留学。10月12日患者乘TK815航班由约旦飞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随后转乘TK1783航班飞往丹麦哥本哈根,10月13日乘坐CA878航班抵达北京,海关进行健康筛查并采样后经闭环管理运送至隔离观察酒店,当日海关检测报告新冠病毒核酸为阴性。10月14日患者出现发热等症状,由120急救车转至海淀医院隔离治疗,当日采样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10月15日再次采集患者咽拭子、鼻咽拭子、肛拭子、痰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仍为阴性;10月19日其胸部CT影像检查出现感染症状,采集患者深咳痰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庞星火说,已对该病例居住的隔离观察酒店环境进行消毒,疾控机构已及时追踪同航班的密切接触者29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目前没有身体异常报告。
■ 关注
北京启动医疗机构院感防控自检
针对近日青岛、广州出现的院内感染和隔离点工作人员感染的情况,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在会上表示,按照国家关于做好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要求,北京市迅速制定院内感染防控自检互检抽检工作方案,10月19日召开视频会议进行专题部署。
按照工作方案,自10月20日起,全市1.1万所医疗机构开展内部全面自检,在此基础上各区进行交叉互检和全市抽检,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全覆盖、科室班组人员全覆盖、诊疗工作和患者以及物品流程全覆盖。
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加强医疗机构全员院感防控培训,重点对新版诊疗方案和防控规范进行认真学习,并持续开展演练和考核;二是按照患者就诊流程、医药护技管勤等人员工作流程、物品配送领用流程三条动线查找隐患弱项和漏洞并加以整改;三是严查定点医院中CT、X光、B超和核磁共振检查室等是否存在新冠确诊或疑似病例与普通患者共用的问题;四是严查消毒通风隔离制度的落实情况;五是严查分区分级门禁系统和非接触式设施设备应用情况;六是严查院感防控30条措施执行落实情况;七是市区两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办医主体和医疗机构分别落实监管、举办和主体责任,建立问题台账和挂牌督办以及反馈报告制度,形成院感防控的长效工作机制,为秋冬春季疫情防控打下坚实基础。
■ 提醒
非必要不出境 海淘做好外包装消毒
会上,庞星火提醒市民,继续保持非必要不出境、不去有疫情的国家或地区。海淘、代购境外国家或地区商品包括购买境外冷冻食品,要关注海关食品检疫信息,做好外包装消毒,触摸眼、鼻、口前要先洗手,注意饮食卫生,生熟分开、煮熟煮透确保食品安全,厨房要保持通风,必要时进行环境和餐具炊具消毒处置。
境外人员如乘坐国际航班回国要尽量减少转机,选择直航,避免途中疾病感染风险。境外人员乘机前应进行核酸检测,知晓健康状况,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入境时严格遵守检疫、健康申报、隔离、健康管理等防控措施,14天内每日做好健康监测,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报告,规范就医。
新京报记者 戴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