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贴士
-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登录入驻号账号
一起听!每个战“疫”采访故事都有一份特殊感动
2020-09-09 09:52
8月24日至29日,中国记协组织中央和地方35家主流新闻媒体的40名参与疫情防控一线宣传报道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赴山东威海开展休养调研。
活动中,大家分享交流深入湖北武汉等疫情重点地区开展抗疫宣传的难忘故事,研讨总结报道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律做法,并深入乡村、社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学习,接受生动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见证人民群众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新风貌,进一步增强职业荣誉感使命感,激发为党的新闻事业奋斗始终的满腔热忱和不竭动力。疫情发生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根据中宣部统一部署,广大新闻工作者践行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奔赴抗击疫情主战场,报道疫情最新动态,传播疫情防控知识,书写抗“疫”一线感人事迹,为提升群众防控意识、凝聚疫情防控共识、稳定民心激发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记协组织此次活动,就是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记者之家”的重要指示精神,向在疫情防控一线宣传报道中政治坚定、业绩突出、作风过硬的新闻工作者传递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新闻工作者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真挚的人民情怀和崇高的职业精神,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作为人民日报社前方报道组副总指挥,汪晓东在前线一“扎”就是84天,他和前方报道组同事们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一个“准”字,把握一个“稳”字,强调一个“快”字,在宣传报道中体现出强烈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新华社记者胡喆在武汉宣布“封城”后迅速采写《新华微评:加油,武汉!》等多篇评论,第一时间喊出了“加油,武汉!”“众志成城、同心战疫”强音;长江日报社记者田巧萍秉承媒体责任、坚守新闻初心,挖掘推出了“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等英模典范。山西广播电视台梁震、大河报李岩等多名记者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驰援湖北,湖南广播电视台“90后”记者白云龙在疫情一线火线入党。福建广播影视集团记者赵健说:“和医护工作者们并肩作战,记录每一步进展、每一个故事、每一份感动,这是新闻人的职责,更是时代的使命。”新闻工作者们坚守采编岗位、发扬优良作风,将抗疫一线作为增强“四力”的实战课堂。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记者孙利抵达武汉即投入战斗,承担现场采访、直播连线、拍摄视频、制作录音等工作于一身,80多天里采写200多篇广播报道。北京日报社记者贾晓宏奔波在北京战“疫”一线时,作为同行的丈夫接到了奔赴武汉的通知,她坚强地说:“即使是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我的内心也没有害怕过!”法治日报社编辑张博坚守在后方“战场”,她除夕夜写稿,经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力争对每一个新闻热点做出最迅速反应。“盼了一年才回家,肯定想和家人多呆一会儿,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必须做好本职工作,用正能量引导群众,这比短暂的相聚更重要。”她发自肺腑地说。新闻工作者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为群众解决燃眉之困,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在抗疫战场上,所有人都是冲锋救人的战士,新闻工作者在做好报道的同时,也在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蒋晓平帮助未入院患者联系医院,寻找看病信息,甚至帮他人垫钱买药。光明日报社记者晋浩天多方联系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将捐赠的5000多只口罩、120瓶酒精棉球和一批药品带到了武汉。经济日报社记者常理主动搜集没有被收治的发热患者信息,通过报道或者内参上报给中央指导组,帮助很多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在抗疫最前线,新闻工作者们记录下无数个惊心动魄的现场,采写出一大批感人肺腑的报道,用手中的笔、镜头和话筒生动真实地反映了一线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基层干部冲锋在前的工作状态,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起到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他们扎根基层、深入一线,用实际行动印证只有抵达现场才能抵达人心。“在武汉,我们就是以新闻为枪的战士。”新华社记者王毓国主动请缨,七入“红区”采访,采拍的《出院逢生日》《专家战“红区”》《出舱了》《护送》等摄影报道引发积极社会影响。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记者何晓艺、四川日报社记者李寰用脚步丈量武汉的每一个角落:拍摄过静谧的闹市区,听到过武汉人民鼓劲儿的歌声,步行数公里直播过火神山医院搭建过程,记录下医护人员流淌的汗水、压出血印的脸颊、磨红泡肿的手臂。中国青年报社记者孙庆玲、人民公安报社记者王传宗、健康报社记者徐秉楠、浙江日报社记者郑文等被医护人员的感人事迹所深深打动,他们说:“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就是把这些或壮烈或温情或紧张或鼓舞的时刻真实记录下来,给大家以信心、勇气和力量!”拍下张定宇、“读书哥”等动人照片的湖北日报社记者柯皓深有感触地说:“只有真正践行‘四力’,才能抓住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山东大众报业集团记者王凯说:“记者就要始终在现场,那里有读者的期待、战友的呼唤、人民的关切,身后有这些力量我们才能更加坚定地冲在最前线!”他们紧跟社会热点和民众关切,还原最真实的场景、捕捉最生动的细节、洞察最深刻的价值。疫情期间,公众对全新病毒的科学研究成果尤其关注。科技日报社记者张佳星采访多位基因组学和病毒学领域专家,采写《冠状病毒变异成两个“亚型”?并非实锤》等专业报道,正确引导舆论方向。中国新闻社记者柳俊武大年初六发出《中新时评:心的呼唤》,呼吁对疫情重点地区、特殊人群加以心理疏导,引起高层重视,形成战疫“关心”机制。广西援鄂护士梁小霞晕倒后经多方抢救依然不幸去世。面对批评质疑政府工作不到位的声音,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李小玲深入梁小霞工作的医院、就读的学校和她的家里采访,用真实客观的报道展示了梁小霞的甘于奉献、大爱无疆,也回答了公众质疑。他们创新报道形式、拓展报道内容、升级报道方式,采写编播了一大批精品佳作。一直坚守一线的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梁建强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出《今天,20万斤活鱼运至武汉》等系列媒体融合报道,累计点击量过亿,《武汉战“疫”影像记》《他们把防护服穿成了“记事本”》等新媒体报道点击量突破千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常亚飞随时录制奔波行程、小区探访、医患采访和社会调查,即时回传后方编辑生成新媒体产品,多篇报道斩获“10万+”。“对不起护士长,我给大家丢脸了,我没有坚持下来”“我们就是干这个工作的,我们不进方舱谁进”“护目镜里总有烦心的汗珠滚来滚去”……宁夏广播电视台记者杨荣记录下白衣战士们的同期声,流着泪写下《宁夏百人护理队 守无悔初心护生命之舱》《爱因战疫而延迟 疫情不退我不退》《方舱日记 用爱照亮你我回家的路》等新闻特写,感动无数听众。在调研中,新闻工作者们参观了甲午海战陈列馆、郭永怀事迹纪念馆等,痛惜国耻国殇、缅怀民族英雄,考察了东楮岛村、东墩村、王家疃村等美丽乡村建设和海洋产业发展,走访环翠区花园社区体验幸福祥和的城市精神面貌,亲身感受威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蓬勃向上。在刘公岛中日甲午战争纪念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一座座雕塑都在无声诉说着那段屈辱悲愤的历史。参加休养调研的编辑记者参观刘公岛中日甲午战争纪念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唐颖深刻感到:“国家强大,才能不受外敌欺辱,人民才能挺起腰杆,要以史为鉴,珍惜当下的和平繁荣,以振奋民族精神为己任。”中国妇女报社韩亚聪说:“百年抗争、百年奋斗,站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节点,我们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两弹一星”科学家郭永怀的英雄壮举让大家“泪目”。长江日报社田巧萍动情地说:“那是一段伟大的时代:领导人的坚强意志、人民的空前团结、精英们的一心向国,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步一步走向复兴。”安徽广播电视台丛文说:“先辈们为建设新中国付出了青春和生命,如今这个神圣使命交付到我们这代人手中,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退缩。”走进荣成东楮岛村、东墩村,记者们纷纷赞叹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厚重的人文历史以及村民生活的时代变迁。中国日报社王晓东、农民日报社邓俐等被东楮岛村极具特色的海草房所吸引:“村容村貌干净整洁,衬以绿树、蓝天、大海,美得让人想一留再留。”扬子晚报社薛兵说:“昔日的海草房如今变成了渔家乐,草房子成了渔民致富的金饭碗!”人民铁道报社陈亮说:“威海荣成突破了‘靠海吃海’,小康是仓廪实、衣食足,也是推门见青翠、闭牖乐天真。”威海人民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王家疃村、花园社区等展示了威海在经济飞速发展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成功经验。参加休养调研的编辑记者参观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王家疃村。
走进王家疃村,中国吉林网路丰源赞叹:“这就是现代桃花源啊!”内蒙古日报社刘春说:“小桥流水人家,学堂大院书屋,民宿公园咖啡吧……如果不是村民黝黑质朴的脸孔、小河洗衣的农妇,谁能相信这是一个村庄?”蔬菜上墙、地上作画,花园社区从“老破旧”摇身变为精致社区,南方都市报社刘军不禁为“当地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把以人民为中心融入工作的服务理念”点赞。经历了与白衣战士并肩的逆行战斗和勇敢坚守,威海人民的安居乐业和淡定从容在新闻工作者眼中倍感珍贵,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闻战线“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新闻战线增强“四力”优秀新闻工作者威海休养调研活动,让新闻工作者在“历史的教科书”中夯实了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唯有心中有人民、胸中有情怀、肩上有担当,才能走好新时代新闻人的长征路。
来源为中国记协网。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