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生活方式逐步退隐,田园的歌声逐渐微渺不可见。我们用邮件代替了信件,用快歌代替了诗篇,用立体图像代替了真山真水,用带有草木味道的香氛代替了阳光下点点的红石榴花、白栀子花和丹桂飘散的香。时代在向前进,草木香被逐渐遗忘,同样被逐渐遗忘的,还有古诗、古歌、古词。万卷出版公司推出的《古诗词里的草木香》,通过一页页薄薄的纸张、一幅幅精美的画片,散发着别样的芬香,呼吸间仿佛徜徉在诗歌的海洋里,唤醒人们对时代的追溯,对人生的思索。
作品中始终贯穿两条线,一个是古诗词,一个是草木香。其实,让古诗词散发出草木香气的,是一个人倚草附木、观花赏叶的一颗心。草木只会在广袤原野,默默地生芽发叶,默默地凋零枯萎。古人处于草木葳蕤的包围之中,把它们落实在纸面上,就成了嫣红翠绿的诗影子。
作者把这些诗词提取出来,把诗词里的草木提取出来。每篇文章都有数目不等的古诗词,却又不是古诗词的堆砌。借着花草树木写出来的是人生况味,有的欢快,有的热烈,有的阴沉,有的伤悲。
比如《榴花折得一枝看》,写的是石榴花。如其余篇目一样,文章先是以一首应和主题的古诗词开篇,对它做一个简要的译文,以方便读者理解;然后便写到现实中的花木。作者写小时候印象里的石榴花:“鲜红的花从花托子里一点点挣出来、冒出来、开出来,像美人唇上的胭脂,像刺绣的人被针扎了手指头,圆圆的血珠子沁出来。”如今眼前所见的石榴花:“红花斜斜地伸向丽日晴空,劈头盖脸的太阳光洒下,它一点儿也不怕。透过阳光瞧去,它却又不是猩红,不是血红,是红里透着一些黄,像是血里搅了些阳光。”
这种文字乍一读起来,泼辣得很,刁蛮得很,奇突得很。细品起来,却又安静得很。就像柔柔的棉絮里藏了一根针,当你正享受它的安然柔软的时候,猛不丁地戳你一下,戳得你疼,一下子就把这样的文字记住了。
书中的文章,好多都是这个样子,是那种写意的、流丽的、像珠子一样的;又像一个小人儿迈着小短腿儿,噼里啪啦地跑过去,节奏又快,让人读得不大能喘得上气;读完之后,又觉得过瘾,忍不住回头再读一次。这样凝练和优美的文字,必然少不了考究装帧设计的交相辉映。瑰丽华美、细腻雅致的传世图谱,贴近古书式的裸脊翻展阅读,仿若置身万千草木世界,嗅得一抹芬芳。
真切地希望读者拿上这么一本纸质的书,读上那么一两章,甚至那么一两页,占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却可以让心缓一缓,喘口气,抬起眼来,发现原来太阳早就升起,晨露坠在草叶,树叶哗哗地响,而花,也都开好了。
本书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心意的应和,如同花与树、草木与诗篇的应和过去和,现在的应和。就像作者在前言所写:“这是遥远年代的音韵节奏和遥远地方的青山绿水、绿树红花合谋,一个展纸,一个落笺,写给现代人的一封情书,言语清淡,而情深意远。”
作者:万卷出版公司 朱婷婷
编辑:辽宁出版集团 宣传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