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身农村,对农村和土地有很深的情结,所以我的创作大多与乡村有关。近七八年来,我一直深入乡村,真情创作,注重反映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展示脱贫攻坚带来的历史巨变,特别是乡村精神面貌的变化。多年创作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面对乡村,只有深情拥抱,真情表达,才能够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充满正能量的作品。
创作好脱贫攻坚题材作品,是时代的呼唤,是作家的担当。新时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乡村发生巨大变化,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为世界瞩目。全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累计减贫9348万人,年均减贫1335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9年末的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这一伟大成就呼唤广大作家见证与记录。文学,首先是对社会的发言,对当下发声。报告文学是时代的号角,历史的见证,报告文学作家更要对时代、对国家、对人民有情怀有担当。这几年,在各地乡村行走,我见证了脱贫成果背后的艰辛与付出、泪水与汗水,看到了众多作家在乡村忙碌奔波的身影。
脱贫攻坚题材创作,需要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它要求作家必须走进事件现场、走进真实生活、走进人物内心。这还不够,还必须真切地感知、判断、把握,进而真实地记录、深刻地表达。这是报告文学作家心中应有的准绳。为创作《乡村国是》,我先是通读并研究百余本扶贫主题书籍和文学作品,接着走入火热的脱贫攻坚一线。两年多时间里,我走过14个省份39个县的202个村庄。为创作《家住武陵源》,我深入张家界武陵源区杨家坪村体验生活,耐心细致观察一个土家族小姑娘的生活轨迹,也全方位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为创作《中国扶贫足迹》,记录精准脱贫、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贫困乡村,我再次背上行囊,走进四川三河村、新疆阿亚格曼干村、青海班彦村、江西神山村等数十个村庄。我知道,作品的广度和深度,还取决于作家思想的广度和深度。我边采访,边学习,边研究,力争更加深刻理解脱贫攻坚,既从历史维度看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也从全球视野看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贡献。
脱贫攻坚题材创作,贵在“情”,重在“新”。作家只有扑下身子、扎根乡村,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才能创作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作品。采访时,我把自己当成小学生,认真倾听和记录;创作时,我把焦点汇集在老百姓身上,以人民视角传递人民心声。我不会忘记在湘西采访时,吉首市扶贫办彭明安跟我说的:“你一定要多把笔墨放在基层,放在群众和扶贫干部身上,多写他们的故事,多反映他们的心声。现在扶贫不是任务式、表格式的了,扶贫人都带着感情来思考谋划,带着温度来深入推进。你要是把群众的心声表达出来,这是个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脱贫攻坚题材创作,不能就脱贫写脱贫,必须写出新思想、新面貌、新人物,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塑造新人形象,书写新的史诗。
乡村是作家的广阔舞台,是取之不尽的文学富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难克坚的奋斗精神不能丢,还有乡村振兴等众多乡村题材等着我们去挖掘和书写。作为新时代的作家,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我将继续行走在中国大地的纵横阡陌。
《 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