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中阿文明交流新画卷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5日 第 17 版)
艾哈迈德·纳瓦尔在新疆写生。 |
莱伊拉·茜莉与她的作品《和平》。 |
人们在埃及首都开罗参观“艺汇丝路——中阿知名艺术家采风作品展”。 |
艾哈迈德·哈瓦吉(左)在浙江丽水体验少数民族文化。 |
浙江杭州西湖景色优美,游人如织。 |
从开辟古代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中阿文明交流跨越千年,合作硕果累累。2009年以来,22个阿拉伯国家的170余名艺术家参加了“艺汇丝路——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访华采风活动”。他们用大量艺术作品,让更多阿拉伯民众感受中国、了解中国,为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埃及画家艾哈迈德·纳瓦尔——
“用画作表达我对中国的热爱和尊重”
“阿中文明交流互鉴为密切双方交往、增进传统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埃及赫勒万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艾哈迈德·纳瓦尔说。纳瓦尔艺术造诣高,在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地区享有盛名。他表示,阿拉伯国家和中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双方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具有天然的优势。
纳瓦尔曾于2013年参加第四届“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与来自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艺术家们一起走进新疆,饱览当地壮美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风土人情。纳瓦尔说,虽然他从学生时代起就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但此前一直没有机会访问中国。回忆起采风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纳瓦尔兴致盎然。
发展,是新疆留给纳瓦尔的第一印象。“我们走进了乌鲁木齐这座中国西部的现代化城市,感受到了当地民众安居乐业的生活。”在新疆国际大巴扎,种类繁多的干果、色彩斑斓的艾德莱斯绸等特色产品让人目不暇接。“我遇到了一位手艺精湛的地毯师傅,他编织过程中的每一个手势都充满了韵律感。我陶醉于他的手艺,也被地毯精美且极具传统特色的纹样设计所吸引。我向他请教,他也热情回答。我后来把这些美好的记忆都融入了作品当中。”纳瓦尔说。
纳瓦尔在新疆不仅有艺术上的收获,也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以及不同的民族和谐相处、共创美好生活的团结友爱。“在当地的一家小餐馆,我看到不同民族的人坐在一起分享美食、谈笑风生。他们看到我走进来,热情地招呼我一起用餐。”纳瓦尔回忆说。
中国之行成果颇丰。纳瓦尔以独特的视角,创作了30余幅画作,受到业内广泛好评。新疆的人、物和城市乡村,非常饱满地呈现在纳瓦尔的笔端,为他日后创作提供了灵感。“新疆的繁荣景象是中国飞速发展的生动缩影。我想以艺术的形式向阿拉伯国家乃至全世界介绍真实的新疆,用画作表达我对中国的热爱和尊重。”
“随着阿中合作不断深入,阿中人文交流将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纳瓦尔说,中方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呼吁各国携手推动文明交流对话,在包容互鉴中共同进步。未来,他将继续与阿中艺术家们一道,努力拓展阿中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艺术创作传递阿中友好,为推动双方各领域合作注入动力。
突尼斯画家莱伊拉·茜莉——
“中国之美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
突尼斯女画家莱伊拉·茜莉自儿时起,就常听父母讲关于中国的故事,并对中国充满好奇与向往。长大后,茜莉在突尼斯高等美术学院主修绘画,最终于2017年获得艺术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后在突尼斯高等美术学院美术系任教授。茜莉坦言,在成长为一名优秀画家的道路上,中国总是带给她源源不断的灵感。
2014年8月的中国行至今让茜莉印象深刻。那是第五届“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来自11个阿拉伯国家的11位艺术家走进了浙江舟山,茜莉就是其中之一。
在六横岛,小北港渔民们如火如荼的捕捞作业,中远海运重工忙碌装船的桥吊,峧头城区建设中的高楼大厦,一个个场景为艺术家们勾勒出当代中国的面貌。在普陀区沈家门渔港,大家纷纷跳上渔船,和渔民比划着聊上几句,或者从背包里抽出画板写生。在位于定海区的群岛美术馆,充满海岛风情的渔民画和以海岛为题材的工艺品,更是深深地吸引着阿拉伯艺术家们。
当地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与安宁的社会生活,让茜莉沉醉其中。她表示,蓝色成为她浙江之行不少作品的底色。以画作《和平》为例,“这样一片纤尘不染的碧蓝,不仅是舟山群岛附近大海的颜色,更代表着我在那里感受到的温馨和谐。”茜莉说,她想通过这些让人们看到当代中国的真实风貌。
“在华采风期间,我有幸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目睹了当代中国惊人的发展成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这些所见所闻,让茜莉一连创作了《和谐》《希望》《交往》等画作。在作品中,她还特别使用了中国画中丰富的自然元素和植物装饰,“中国之美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中国已经留在了我的心中,我十分珍惜与中国的缘分。”
访华采风活动中,茜莉结识了许多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艺术家,并与他们在共同创作与交流中成为朋友。大家在一起尝试着从不同角度,发掘海上丝绸之路丰富的文化元素,并运用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讲述鲜活的中国故事,“古丝绸之路早在千百年前就将阿拉伯地区和中国联系在一起,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又为阿中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
据茜莉介绍,目前突尼斯共有500多名艺术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研究中国文化。“阿拉伯国家和中国之间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将鼓励大家创作更多体现阿中友好的艺术佳作。”茜莉说,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画作,“让更多人感受阿中文化魅力,为促进阿中文化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
科威特画家艾哈迈德·哈瓦吉——
“我想把太多的场景融入作品中”
“文明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阿中文明交流跨越千年,书写了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科威特青年画家艾哈迈德·哈瓦吉表示,将努力通过艺术创作,充分展示阿中文明的独特魅力和交融之美,增进阿中人民的相互了解。
2018年,哈瓦吉参加了第十届“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访问了北京和浙江杭州、义乌等地。“处处有惊奇!”“我想把太多的场景融入作品中!”……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中国之行,哈瓦吉至今仍十分感慨。
在哈瓦吉看来,漫步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古迹之间,仿佛穿越了时空,“站在长城上俯瞰群山环绕,珍贵的文化遗产与壮美的自然景色交相辉映;北京故宫规模庞大,肃穆的殿宇和精细的雕饰相得益彰,这一切都深深吸引着我。”
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更是让哈瓦吉大为震撼。在杭州,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特别是西湖周边区域的环境治理等,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里的繁忙景象也让哈瓦吉深受触动,“那是一个集贸易、物流、产业等于一体的大型商贸综合体,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穿梭其中。他们为寻求合作而来,共同分享中国市场的机遇。”
采风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经历让哈瓦吉难以忘怀。有一次,哈瓦吉遇到几名太极拳爱好者在打太极拳,他忍不住就模仿着练起来。哈瓦吉后来发现,太极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内心的平静,这让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着迷。有一天写生时,哈瓦吉遇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中国孩子,他们好奇地围在他身边,有模有样地学习着哈瓦吉落笔。从孩子们的身上,哈瓦吉感受到了欢乐和美好。
通过参加采风活动,哈瓦吉对中国的方方面面有了更加立体的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丰富的艺术元素,也开阔了哈瓦吉的思维,为他带来很多创作灵感,创作了《京剧脸谱》等画作。哈瓦吉的绘画风格属于抽象派,他笔下的京剧脸谱有着明显的写意特色,“我希望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呈现阿中文化融合之美。”
哈瓦吉表示,人文交流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阿中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艺术资源,艺术家们加强交流合作,将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作出贡献。”
(本报开罗、北京电 记者黄培昭、陈尚文)